行者廖佳
阎晓红
 |
廖佳在旅行途中记录见闻。 |
“中学时,地理是我最爱上的课。”个子不高,一身休闲服和运动鞋打扮,脸上挂着微笑的廖佳淡淡地讲述着过去。“或许正是因为无法从薄薄的课本上得到满足吧,我才渴望着有朝一日能走出家门,眼见为实。”
如今的廖佳已经并正在继续实现着她心存已久的愿望。作为北京著名的汽车旅行者,1996年到2000年期间,曾10次驾驶Fiat
Uno轿车在中国大陆旅行,足迹遍及除西藏、海南、重庆的28个省、自治区、市,行程近8万公里。这些经年累月的跋涉,使她从一个旅游爱好者,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旅行家。2001年,她完成历史上首次单人驾车环绕欧亚大陆的旅行,成为中国女性自驾车出国远征第一人。
2002年7月7日,廖佳再次整理行囊,她将用半年时间走遍中国大陆的31省自治区市,行程逾6万公里。
无疑, 汽车在进入中国人生活后演绎了许多故事。
不是职业汽车赛手,没有受过专门的汽车维修培训,没有魁梧的身体,每天用相机、笔记本电脑告诉人们汽车旅行见闻的廖佳令无数中国人着迷。
意外收获
1991年,廖佳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毕业后她先到深圳工作了一段时间,1993年以后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供职。
工作给了廖佳许多出行的机会。她经常在城市之间飞来飞去,忙里偷闲时,她还能到城市附近的景区走走看看。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1996年夏天。因为贪玩,她失去了很多重要的客户。失落的廖佳决定到西藏去散散心,同时,此行也作为她前几年游荡生活的收山之作,回来以后,她准备像常人那样安心于朝九晚五的正常生活。
但是大出她预料的是,西藏之行不仅没能让自己收心,反而变本加厉———从拉萨到定日,她一路租车前往,高原无与伦比的风景令身体羸弱的廖佳沉醉,同时,又强烈地唤醒了她内心不羁的渴望。她忽然意识到一旦有了自己的车,即使在西藏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即使身体状况不佳,旅行仍然可以变得非常轻松。
这次经历改变了她的一生。对,要以车代步,云游四方!
一个月后,她斗胆开着自己才买来不久的Fiat Uno去了北京东南部方向的山东半岛。那时候廖佳的驾龄只有五周,行驶里程不到2500公里。这次独行的成功竟促使廖佳日后成了坚定的自驾车旅行者。从此,廖佳不再说服自己罢手了。
别样生活
 |
途经俄罗斯时拍摄的采风照片。 |
着了魔的廖佳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金钱都用在开车旅行上。朋友、家人看她这个样子都以为她疯了。“如果一定要说清是什么在吸引我,”廖佳说:“我想,应该是数不尽的风景和不经意的相逢;是那种在广阔天地中由自己的意志掌握方向盘的自由。这种自由,实在是令我愉悦和痴迷。”
旅行对她来讲有时是极浪漫的。一次廖佳行走在中国西部一马平川的河西走廊,公路笔直平坦。从内蒙古高原吹来的强劲北风正越过北侧的山,扑向公路。廖佳的车只有840公斤,她必须用全力把握方向盘才能在疾行中保持车子的平衡。这时,中国明代长城遗址赫然跃入她的眼帘。黄土筑就的古长城就横亘在公路两侧的戈壁荒滩上昂然挺立,呼应着公路南侧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主峰。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路面上泛起水光辉映着雪山、长城。这使廖佳在感叹关山依旧的同时,顿时升起无限豪情,而她的车则轻盈地掠过这由自然、历史和人文构架而成的海市蜃楼般的场景,向西绝尘而去。
廖佳说她特别迷恋落日。在去年的环欧亚大陆旅行时,她曾在西班牙的高速公路上一路狂奔,就为的是要在太阳下山前一刻赶到圣塞瓦斯蒂安海滨去会那里的落日。夕阳在一瞬间吻别地球时,那种略带哀伤的浪漫每次都让她唏嘘不已。廖佳愿意在心中承载着落日的余晖,一路行进在这样的画面里。
然而旅行除了浪漫,还有很多常人想像不到的艰辛、困难与拮据。经常是,廖佳曾在路上吃一天的干面包。廖佳在此次旅行经过了31个国家回国时,身体疲劳已近极限,她的胳臂都几乎抬不动了。在开车回北京的路上,她突然患胃溃疡,发高烧。在见到北京的朋友时她只说了一句话:“我现在兜里只剩下六十块钱!我得赶紧去取我写作的稿费!”
其实,很多人不理解她的所谓探险生活。廖佳也一直在想“探险文化”这个问题。她认为她本人没有通常探险家们的征服意识,但她希望通过她的行动,赢得国人对探险活动的尊重。她觉得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国家对于个人探险活动的尊重与否能直接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开拓精神。
宏伟计划
眼下,廖佳正在驾驶着派里奥汽车,实现着她再次走遍中国的计划。在出发之前,廖佳说:“从1996年秋天我第一次开车去山东,直到2001年欧亚旅行归来之后,5年多的时间我终于感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汽车旅行者存在的价值。这种价值并不来源于我已经走过的行程,而是中国渐入佳境的家庭汽车消费时代的来临。中国正在经历轿车进入家庭的起始阶段,仅北京的私车拥有量就已经突破54万辆。越来越多的私车拥有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有车做什么。我应该为他们的出行做点什么。”日渐成熟的廖佳这样解释着此次活动的一个主要目的。
她试着根据旅途中得到的第一手数据,参照国际惯例,对国内的主要公路进行风景分级——以绿线标注中国风光无限的公路;并为国内自驾车旅行爱好者,撰写中国首部自驾车旅行的工具书。为此,廖佳选择了一款普通轿车——两轮驱动,她认为这样才具普遍性。
自由如风
 |
车行至法国埃菲尔铁塔下。 |
1997年秋天,她刚刚独自从外面驾车回到北京,就赫然看到一条北京——巴黎老爷车拉力赛的报道,这一下就把她的视野从国内的道路引到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公路上面来了。一开始她也只是想从北京开到莫斯科或者巴黎。但后来她做了一些研究,发现迄今为止还没人单独驾车、并且一次从南北两线环绕欧洲的。这些研究让她兴奋不已。于是,她跃跃欲试,2001年就实现环绕欧亚汽车旅行计划。
而这一切计划连同先前实施的走遍中国的计划,最终得以实施,用廖佳的话就是“没有束缚。”她眨着眼睛,不无骄傲地说:“我现在一个人在北京生活,没有结婚,父母远在香港,他们的唠叨我也听不见,同时也没有一份能拴住的工作。另外,早几年的努力工作,也让我能买得起一辆车。这些个条件加起来都使我成为一个有车的自由人,并且能够自己做主。”
在不旅行的时候,廖佳就喜欢泡在咖啡馆里写东西。 上网是她每天的必修,这对她开车旅行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前几年,她自己刚会开车时没有多少旅行经验,于是她就全靠从国内外的网站上汲取营养。她在网上认识了不少国外的著名汽车旅行探险家。当每次发现一个新的游记网址时,她都会彻夜不眠地挂在网上,一边读人家的文章,一边就开始想自己的旅行心事。
有一次,廖佳在朋友家听到一首歌,是爱尔兰女歌手唱的,歌中唱道:
在行走中,我将自由……
那歌成为她日后最衷爱的歌曲,因为它唱出了她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