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
中华情缘
经济视野
人物
文化脉动
天下事
旅游风情
 
2002年11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旅游风情 >

旅游风情
休闲神州
民族风情


七彩土乡情

陈 滢

土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9余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互助土族自治县则是中国惟一的土族自治县。出省城西宁北行30多公里便来到了互助。

从马背走来的民族

一进县城威远镇,可看到一个高大鼓楼。这历经沧桑的古建筑始建于明代,迄今已近400年,是土乡古老文明的象征。从“威远”地名的藏语之意“森林之地”来看,坐落于祁连山脉南麓的互助,曾经森林茂密,草原辽阔,是游牧民族居住之地。土族先民善骑骁勇,在马背上驰骋,曾在甘青牧区建立过长达300年的吐谷浑王国。直至公元七世纪中叶,土谷浑亡国后,一部分土谷浑人留居于青海河湟一带,在与其他民族的不断融合中,逐渐繁衍,于元末明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土族,随着长期的变化发展,土族人渐从游牧到定居,由骑在马背上驰骋大草原,到以农耕为主,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风情、文化和习俗。

互助是有名的“酒乡”,青稞酒的产地。这里地处祁连山下,气候温暖,盛产青稞,有300多年酿酒的历史,青稞、泉水加上独特的酿酒方法,使互助的青稞烧酒闻名遐迩。互助不仅酒出名,好客豪饮的酒风亦很盛。

刚进土族大庄村,便领教了互助的“酒威”。热情好客的土族阿姑(姑娘)端上了托盘,一定要我喝下三杯青稞酒,土族视“三”为吉祥数,客人到来,要喝三杯下马酒,入屋上炕,要喝三杯如意酒,起程时还要喝三杯上马酒,那青稞烧酒,喝在嘴里像火烧一样,热辣辣的,够刺激,真所谓烈酒浓情!

这酒乡的酒风,酒情,也多少让人领略了当年叱咤风云,豪放刚烈的马背民族遗风。

“安召舞”和“轮子秋”

大庄村里,土族阿姑和小伙子们为我们这些来访的客人表演了土族歌舞,他们舞得是那样欢乐,那样尽兴。婚礼舞、安召舞、轮子秋……舞出了土乡的生活,土乡的情调。

安召舞是土族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古老舞蹈。土族先民在长期游牧劳作、迁徙征战中,每当胜利和丰收的庆典,大家便围着毡帐,拉起圆圈(安召即圆圈之意),在夜幕的篝火下乘醉起舞……安召舞常由一人引领,众人应和,歌调高亢悠扬,舞步舒朗明快,且歌且舞,气氛和谐而热烈。体现了土族人对吉祥和平的真诚向往。

如果说“安召舞”表现了土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那么“轮子秋”则是土族智慧和勇敢的再现。

“轮子秋”最早是土族人在打麦场上将大板车轱辘立起来,站人旋转的一种自娱活动。如今,“轮子秋”的“轮子”,早由过去粗糙简陋的木车轮,演变为做工精巧、运转自如、装饰艳丽的表演道具,“轮子秋”也由乡村的打麦场走向了都市的大舞台。在香港“中国民间艺术节”上的表演,“轮子秋”引起万众欢腾,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又连连获奖。“轮子秋”的表演颇具特色,轮子旋转时缓如行云流水,疾如风驰电掣,伴之以阿姑的裙带飘舞,飞影矫健,给人健康、勇敢、奋进的豪情!人们赞叹流光溢彩的轮子秋,是飞扬的土乡精神,飞旋的土乡之歌。

“秀苏”、“扭达”、刺绣

看罢歌舞,几个小阿姑便带我们去家中做客。这时我才仔细欣赏了她们的民族服饰。阿姑们人人身着“秀苏”(花袖衫),衣衫的两只袖筒都是用红、黄、绿、蓝、白五条彩绸缝镶而成的,犹如一段彩虹在身, “秀苏”外再扎一条绣花鸟图案的彩带,显得格外鲜艳亮丽。阿姑说,“秀苏”上的彩条饱含蕴义:红色代表太阳和幸福,黄色代表大地和丰收,绿色代表庄稼和希望,蓝色代表大海和宁静,白色代表牛羊和吉祥。土族是一个崇尚自然的民族,雨后美丽的彩虹是他们心中的向往和希望,因此人们又把土族称为“彩虹民族”,土族聚居的地方称作“彩虹的故乡”。

看阿姑们的头饰“扭达”,更是漂亮而别具一格。传说“扭达”是当年土谷浑的王后所带的帽子,高贵而华丽。“钮达”的用料考究,做工十分精致,造型也多种多样,有圆饼形的,三枝箭形的,簸萁形等等,或华美秀丽,或古朴庄重,称得上土族的民族服饰工艺品。

跟着阿姑们来到了秀枝的家。一个宽敞的院落,一排崭新的瓦房,窗明几净,房前栽满了扶桑花。早就听说土族的刺绣很有名,在秀枝家又大开了眼界。秀枝捧出了她和村里几个姐妹的绣品让我们观赏,有腰带、筒裙、荷包、针扎、袖筒等等,光彩鲜艳,琳琅满目。

土族的刺绣中,堆绣最为独特,它以各种彩布帛絮剪贴堆垛,尔后刺绣而成,绣品图案配色和谐,层次清晰,富立体浮雕效果,艺术感染力很强。另外还有盘绣、拉绣、挂绣、挑绣等多种技法,其中盘绣最为精细,是把彩色丝线缠绕在绣针上,用两根针来回盘错刺绣的,盘绣针感细腻,色彩丰富,自然流畅,是土族刺绣工艺中的精品。
秀枝说,我们村里的土族妇女人人都会刺绣,她自己是14岁时跟随奶奶、母亲和嫂子学习绣艺。她拿出一条精美的盘绣腰带告诉我,这是她奶奶当年的盘绣绝活儿,这么精细的针脚,高难的技法,现在的年轻阿姑们都很难绣出来了。

当然,比起奶奶们来,秀枝和她的伙伴们更幸福。从前土族女子的刺绣只能用来美饰自己,或互相攀比着送给自己的情人和亲友,以显示能干和聪慧。现在,村里搞起了旅游,每年都有许多海内外的游客来村中做客,阿姑们的刺绣深受客人们喜爱,大有了用武之地。仅秀枝一家,每年接待游客和出售刺绣工艺品的收入就有上万元,这些精彩美丽的刺绣,带着土乡人的真挚情谊,播往五洲四海。

-+-+-+-+-+-+-+-+-+-+-+-+-+-+-+-+-+-+-+-+-+-+-+-+-+-+-+-+-+-+-+-+-+-+-+-+-+-+-+-+-+--+-+-+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