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国第二敦煌”——克孜尔石窟


2015-08-12 10:13:02     作者: 文\图:虞向军    字号: T|T    来源: 今日中国

克孜尔石窟坐落于新疆阿克苏市拜城县的悬崖峭壁之上,由于沙石呈赤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红亮。维吾尔语称红色为“克孜尔”,石窟的名称由此而来。

克孜尔石窟是古龟兹国最大的一座石窟,也是新疆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窟,克孜尔石窟群现存壁画约 10000平方米,有关专家说,这在世界上是仅次于敦煌的艺术宝库,堪称“中国第二敦煌”。它大约开凿于公元 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

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佛教从印度先传入新疆,形成 “西域佛教”后,再传入中原。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也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重要桥梁。石窟则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通过建筑和壁画来宣传佛教教义。

龟兹石窟群比较集中,壁画内容丰富,不仅有表现佛教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等壁画,还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画。有研究石窟的专家指出,龟兹石窟是一部古龟兹文化的百科全书。

而在龟兹石窟群中,克孜尔石窟被视为其中的精华,正是由于东来西往的多种文化艺术在西域地区的碰撞融合,才使壁画的艺术水平达到如此灿烂的境界。

克孜尔石窟的洞窟形制大致有两种:一种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的场所,多为居室加通道结构,室内有灶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另一种为佛殿,是供佛徒礼拜和讲经说法的地方。这些不同形制和不同用途的洞窟有规则的修建在一起,组合成一个个单元。

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为主室和后室。石窟主室正壁为主尊释迦佛,两侧壁和窟顶则绘有释迦牟尼的事迹如 “本生故事”等。看完主室后,应按顺时针方向进入后室,观看佛的“涅盘”像,然后再回到主室,抬头正好可以观看石窟入口上方的弥勒菩萨说法图。

克孜尔壁画给人一个总的感觉是色彩深厚、鲜明、对比强烈而不浮躁。颜色只有这么几种,表现力却很丰富。还有一种调和画面色彩的方法,即以白粉、墨为中间色,用它来平衡各个色块之间的关系。比如新1窟后室洞顶的飞天,裸露的上身用赭色晕染,裤子平涂大片石绿,造成上暖下冷的对比,头发以墨色涂染,调和冷暖两色。许多洞窟顶部的菱格故事画中,大面积地使用石绿和朱砂,过于厚重感。为避免这个缺陷,画师们往往在上面用白粉点簇一些梅花状的小型图案,既有装饰效果,又打破了色彩单调的印象。

克孜尔壁画色彩运用上的另一个特点是交叉使用各种色块。这在洞窟顶部菱格画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克孜尔石窟拱形洞窟顶部多排列数十块菱形方格作为装饰,其中每一菱形方格以一种石色作为底色,不同底色的菱格均按一定的色彩调配规律分布。

38窟主室左右壁上方的十四组伎乐,每组伎乐两个人,一个肤色浅,另一个肤色必深,肤色浅的头光为绿色,肤色深的头光为白色,很有节奏感。克孜尔画家要求相邻近的两个色块在冷暖、亮度等方面尽可能形成对比关系,这种处理手法对敦煌艺术以及后来内地寺院壁画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克孜尔石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艺术背景令人驻足良久,但是,石窟中处处满目疮痍,留下很多斧凿切割的痕迹——19世纪末20世纪初,纷至沓来的西方探险队从克孜尔石窟用胶布粘走了大量的壁画,至今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中陈列着大量的克孜尔石窟壁画。30年代初,德国考古队的勒柯克,从这里盗走了上百箱的壁画、塑像和其它艺术品,现存于德国亚洲艺术博物馆。

成立于1985年的新疆龟兹研究院除了参与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的相关保护项目外,还组织专业人员对所管辖的石窟进行日常监测和抢救性加固保护与修复,使濒临损毁的壁画和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还一直在进行着壁画的临摹工作。然而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研究院目前保存的壁画临摹品所用的颜料大多是国画、水粉等化学颜料,不利于临摹品的长久保存。从2009年起,龟兹研究院开始采用与最初壁画相同的矿物质颜料进行临摹,蓝色颜料以青金石为主,红色颜料以朱砂和铅丹为主,绿色颜料以绿铜矿为主,这种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原因,壁画出现支撑体风化、壁画空鼓和大面积脱落、颜料层起甲、粉化等各类病害,严重威胁着现存壁画的长期保存。2009年11月,龟兹研究院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克孜尔石窟壁画第一期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的设计工作。通过前期全面调查,选取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病害最为严重、且具有代表性的14个洞窟作为第一期抢救性保护修复的对象。2012年6月开始实施此项修复工作,壁画修复工作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采用了传统与现代技术的有利结合,使壁画真正得到了有效保护。

2015年,新疆龟兹研究院与上海商务数码图像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克孜尔石窟数字化及展示传播工程项目第一期工作,对选定的窟9个洞窟建筑和壁画进行数码和三维扫描,获取高清数字图像后,进行图像色彩比对、全窟图像拼接以及建数字模型等,并运用多光谱技术获取可见光下无法看清楚的题记、烟熏壁画和重层壁画。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克孜尔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坐落于新疆拜城县的悬崖峭壁之上的克孜尔石窟。

鸠摩罗什铜像矗立在克孜尔石窟前。鸠摩罗什是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被称为音乐窟的克孜尔石窟第 38号石窟,壁画描绘了龟兹乐队演奏的场景。

中心柱式石窟的后室。

新1窟后室洞顶的飞天。

壁画临摹修复工作需要以矿岩为材料的壁画颜料。

新疆龟兹研究院的克孜尔文物修复工作室。

新疆龟兹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对雕塑残件进行清理修复。

克孜尔石窟数字化工程项目。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重要声明

我社从未在地方上设立诸如记者站、工作站、联络站、事业部、文化公司之类的机构,特此声明。《今日中国》杂志社

更多>> 深度报道

“大众创业、 ...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为何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到如此高的高度来阐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驱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呢?

科技创新 撬动...

当前,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