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周明伟:讲好“两会”中国故事对外传播需“内外兼修”


2015-03-12 17:15:33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中国网

2015年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在驻地接受记者采访。中国网 陈维松摄

中国网3月12日讯(记者吴琼静 张锐 陈维松)“两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了解和关注当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向世界传递好中国声音、讲述好中国故事,给对外传播和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应当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来对中国重大政治文件和重要政治词汇的翻译工作进行研究、协商和发布,从而使翻译内容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

周明伟委员表示,两会的关注范围已不仅局限于国内,而是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了解当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轨迹,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人的一个重要窗口。“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中国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和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既有非常深刻的中国烙印,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与国际社会越来越紧密的关联度。”周明伟委员指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看到其中的国际元素。

周明伟委员认为,国际社会的关注与国际关联度的提高给做好对外传播中的翻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除了扎实的语言功底外,还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内知国情,并具有相应的政治理论水平。“比如,对于‘四个全面’该怎么翻译,目前已有许多的版本。从语法的逻辑来看出错不多,但是否能真正反映出‘四个全面’的内涵和深刻的含义,已不完全是文字翻译的问题、语言表达的问题,而在于对‘四个全面’本身政治内容理解的深刻程度。”周明伟委员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对外传播工作,必须非常深刻地了解中国的国情,还要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水平,特别是对中国特色道路理论的认识和阐释水平。

其次,要做好对外传播和翻译工作,还需要我们外知世界,了解对象国并准确把握国际关注。中国已经处于世界的聚光灯下,国际社会到底关注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以解决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和传播效果。“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故事非常精彩,讲出来别人一定会欢迎,但其实未必切合国际关注。我们现在的对外传播中还是有一些内容是脱离国际受众关注自说自话的,影响了传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此外,信息技术越来越充分的应用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也使对外传播工作面临一个新的挑战。海内外对中国感兴趣的高度关注,使得一有重大信息产生,各方有兴趣的人都会第一时间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把这些对中国的关注点翻译出来。因此,能否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中,把握对外翻译与传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给对外传播工作提出了挑战。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的工作报告、全国人大的工作报告里面,很多关键词的翻译应该是我们主攻的重点。”周明伟委员认为,“新媒体的发展和大家的参与为我们准确完整的翻译创造了一个积极的外部环境,提供了更多的翻译资源,我们要利用好新媒体条件下信息翻译与传播的诸多优势。同时,应尽快形成一个灵活有效的机制,集合有经验的翻译部门和最优秀的翻译人才,一起来研究、协商并发布这些关键词的翻译,使翻译和对外传播的内容能够更具有权威性、影响力和说服力。”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5-03

当前,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更多>> 深度报道

“大众创业、 ...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为何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到如此高的高度来阐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驱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呢?

科技创新 撬动...

当前,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