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首页 > 各界声音 > 任仲平:转变,现代化历程的关键性突破


任仲平:转变,现代化历程的关键性突破


2012-11-07 13:22:10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七)“中国遇到的挑战,从规模来看,从复杂程度来看,都是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外国学者这样感叹。

放眼各国,这样的挑战,也曾在各个国家的不同阶段先后出现。中国问题的“世所罕见”在于:我们经历的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双重转型。当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发达国家两三百年才走完的路,也把各种本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集中在了同一时空。

更大的挑战,来自于这种世所罕见的双转型,与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的相互叠加。5.38亿的网民规模,3.88亿的手机网民,中国民众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日益高涨。不再有其他国家面对转型阵痛的从容过渡期,我们面对的是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彼此互联,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两者交织,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相互激荡,提出问题的速度频率越来越快,解决问题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

放眼全球,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东方文明,无论是近代历史还是现代社会,每一次大的转型,既是对人的解放,也是对执政者的挑战。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关键在于执政者与民众是否能在动态调整中,找到“政治信任”的结合点。这种信任,如果仅仅理解为“有经济绩效便有公众支持”,难免会因经济受阻而削弱。把人放在发展的最高位置,以发展方式的自我革新,力避“信任困局”,正是社会主义中国在这十年的重大突破。

把人放在发展的最高位置,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既是对“转型困境”的突破,更是对发展伦理的升华。十年来,面对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体现社会主义特质的各项制度安排不断推进;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多层次的治理结构、广泛性的参与平台日渐完善;面对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利益的表达、协调和平衡机制日益形成;面对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求共识的价值导向深入人心。在市场经济体制极大激发中国社会的经济活力之后,以合理的顶层设计与完善的微观治理来保证公平和正义,从而获取更广泛也更深厚的政治信任,这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更深刻的体认,也是中国可以对世界文明做出的更大贡献。

令人感慨的是,不久前,全球最大的独立公关公司爱德曼公布的“2012年度全球信任度调查”中,中国政府再次排名全球第一。这是十年转型“中国价值”最为丰厚的回报,是十年探索“中国道路”最有分量的收获。面向未来,持续的转型还将带来更大的挑战,现代化的路程不会平坦,这份调查映现的民意民心,当使我们长久思之:如何做才能不愧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这样评论,中国的变化对于全人类而言,具有最高的重要性,“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

十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以无数个体为单位的生命旅程,汇聚成一个国家的鸿篇巨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

这是一条通往民族复兴的道路,一条13亿人民共同铸就的道路。

在明天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上,人们将听到关于这条道路的更多阐释。 

      1   2   3   4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更多>> 深度报道

塔克拉玛干沙 ...

在新疆,有水就有生命。绿荫深处,掩映着一栋栋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马路,南疆重镇和田扑面而来。这里也是新疆建设兵团农14师师部所在地。

郭明义:平凡 ...

我一次次地问自己:生命究竟对我意味着什么?是我面对失败后的哭泣,还是成功后流下喜悦的泪水,还是不经意的瞬间流逝?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