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首页 > 医疗·社保 > 从数据看十六大以来十年间民生保障和改善情况


从数据看十六大以来十年间民生保障和改善情况


2012-11-06 15:48:01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13亿人: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

“看病难、看病贵”,广为社会关注。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筹备就绪,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公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不断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了实质性启动阶段。

从2009年开始,新一轮医改大幕拉开,我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目前,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13亿人参保,基本医保已覆盖96%的人群。

到2011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5万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20万人,比2002年增加19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7万人,注册护士224万人,分别增加了62万和100万人;共有医院卫生机构床位516万张,增加202万张。

“我国将加快建立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和扩大覆盖面,提升保障水平,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等。同时,要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使公立医院系统回归公立性,最大程度地促进质量、公平和效益的统一。”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

2200万户:向“住有所居”目标迈进

安居才能乐业。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强调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从当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522亿元。

到2010年底,全国累计解决了近220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还有近400万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近年来,我国保障房建设大规模推进。2011年已经实现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今年还将建设700万套以上的保障房。

“尽管我国保障房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任务仍很艰巨。到2010年底,我国仍有2000多万户城镇低收入和少量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不成套,设施简陋。其中1000多万户居住在棚户区。另外,城镇新就业职工和常住外来人口的住房困难问题也比较突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说。

350万公里:公路连通村村寨寨

“衣食住行”,样样关乎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超350万公里,东部和中部“村村通”公路目标已经实现,西部9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全面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

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公路总里程由176.52万公里增长到410.6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2.51万公里猛增至8.49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

十年间,我国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加快推进,“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全部建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基本贯通,一个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国加速编织立体交通网,陆海空条条大道畅通,基本满足了百姓出行需求。”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说。

67%:安全生产事故逐年下降

“安全生产大于天”。十年来,我国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理念,从安全生产责任、法规制度、监管体系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实现了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反映安全生产水平的主要相对指标“五个明显下降”。

从2002年至2011年,全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双降”,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从2002年的107万起和14万人下降到2011年的35万起和75572人,分别下降67%和46%。

反映安全生产的主要相对指标均显著下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1.33降至0.173,下降8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由13.7降至2.8,下降79.6%。

“虽然生产安全事故逐年下降,但对于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要有清醒认识。我国事故总量依然较大,平均每天发生约1000起,全年仍有7万多人因事故死亡,抓安全不能松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工程师黄毅说。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更多>> 深度报道

塔克拉玛干沙 ...

在新疆,有水就有生命。绿荫深处,掩映着一栋栋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马路,南疆重镇和田扑面而来。这里也是新疆建设兵团农14师师部所在地。

郭明义:平凡 ...

我一次次地问自己:生命究竟对我意味着什么?是我面对失败后的哭泣,还是成功后流下喜悦的泪水,还是不经意的瞬间流逝?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