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 构建绚丽多彩的黔中文化精神家园


构建绚丽多彩的黔中文化精神家园


2012-08-24 10:18:35     作者: 本刊记者 曾 平    字号: T|T    来源:

阅读图书包含励志、趣味、知识类,很多留守儿童和社区贫困家庭孩子在文艺家们陪同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了心灵安慰,对生活、生命、生产的感悟也在阅读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同时,也为文艺家们深入生活提供了平台。中央文明网专门对安顺开展的阅读活动进行报道。

“留守儿童需要人们更多的关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姚秀英和几位贵州的女代表振臂高呼。她带来了“关于注重人的全面需求,为5000万留守儿童设置快乐成长保障机制的建议”的提案。

姚晓英认为,外出务工人员之于所谋生的城市,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要素之一,他们在城市里颠簸谋生,也需要有亲情,更需要被关爱。而留守的儿童被丢给了年迈的父母,不仅给老人增添了负担,一年与父母见不上一次面,生生的离别极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创伤。最重要的是,孩子一定需要有人陪伴成长,随时需要被关爱,有人慰藉。

目前,此项活动已引起香港、台湾等慈善机构及国内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并已初步搭建起一个跨地区、跨地域的文化交流平台。

时逢“七一”,记者来到安顺城中的王若飞故居,这座古旧的院落是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出生和居住过的地方。故居临街,始建于清代,四合院院内铺以方形石板,有石砌花坛、鱼池等,房屋为木结构小青瓦建筑。

故居现存部份家具实物及王若飞青少年时期在日本、法国留学时进行革命活动资料,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一起工作时的照片、通讯手迹,重庆谈判时所穿衣物,遇难后党中央和中央领导的悼词,部份国民党要员、爱国将领、民主党派知名人士题词、挽联及有关王若飞的书籍、出版物等。

肃静的故居内,一队队新、老党员伫立在王若飞塑像前,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言。一脸稚气的小学生们在王若飞照片前驻足,听讲解员讲述烈士当年的故事。

安顺城中的文庙颇负盛名,又名“府学宫”,供奉着孔子。占地约8000平方米,是一座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庄严典雅的古建筑群。文庙最有特色的就是大殿前的石柱,两条石龙宛如从天而降,龙身时隐时现,龙首遥相呼应,栩栩如生。它们与大成门外的另两根石龙柱,同被称为“文庙四大石雕瑰宝”。

夜幕四垂,天高地阔,我和邓勇等几个朋友在安顺文庙的庭院里品茶,话题依然是安顺大力构建绚丽多彩的黔中文化精神家园,也谈论着安顺的历史和明天。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更多>> 深度报道

塔克拉玛干沙 ...

在新疆,有水就有生命。绿荫深处,掩映着一栋栋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马路,南疆重镇和田扑面而来。这里也是新疆建设兵团农14师师部所在地。

郭明义:平凡 ...

我一次次地问自己:生命究竟对我意味着什么?是我面对失败后的哭泣,还是成功后流下喜悦的泪水,还是不经意的瞬间流逝?

更多>>在线调查

在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