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在今年“两会”期间,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提出陕西省经济发展要“拐弯超车”的理念,请问应该如何理解?
景俊海:最近几年全球的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的经济复苏很慢,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使得全球的经济雪上加霜,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受到影响,我们几大经济板块的发展出现了低迷的现状。对此,中央强调经济发展要“稳中求进”。从国家的宏观经济来看,目前处在一个拐弯的时期。
陕西省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步入中等发达省市的行列,那么拐弯时期对陕西省来讲是超车的最佳时期。因此,在今年的陕西省“两会”上,赵正永省长提出了陕西省在“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要实现“拐弯超车”的理念。
“十一五”时期,陕西省的经济总量上升到全国第17位,但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特别是在能源、装备制造和科教等方面陕西省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在这样一个拐点,只要坚持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增量优结构扩空间的原则,把握好方向、速度、平衡三者的关系,就可以把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在“拐弯”中实现赶超。因此,我们认为越是宏观经济下滑,越要施加压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利用陕西的发展优势去实现经济上的“超车”。
《今日中国》:对外出口贸易一直困扰着中西部地区,陕西对外贸易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
景俊海:陕西的经济发展虽然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但是分析我们的经济结构,陕西省的经济主要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的发展是要靠投资、消费、出口三架马车来共同拉动,而出口恰恰是陕西省的短板。
去年,陕西省的货物进出口额达到了146.2亿美元,增长了20%,但是我们经济的外向度过低,不到9%,而全国平均水平大约50%左右。从长远发展来看,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出口短板一定要解决。虽然陕西省在浓缩果汁、飞机、载重汽车、输变电设备等方面出口量是全国第一,但是它们的市场空间是有限的。在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过程中,要实现“拐弯超车”,陕西省就需要发挥优势,坚决大胆。
我们通过举办西洽会,搭建平台,让陕西更多的企业对外进行投资,促进陕西外向型经济主体的不断壮大。在壮大主体,培育现有企业的同时,引进外资,把培育和引进相结合。前不久,韩国的三星公司宣布其闪存器工厂将落户陕西,它的建立,将大幅度提高陕西省产品出口的份额。
发展外向型经济,陕西省还要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一方面接受海外订单,一方面服务海外市场,以及靠承包企业带领我们的工人、装备技术走出去,互相带动,在它们“走出去”的同时也将带动陕西当地一些货物的出口。
在政策方面,要在金融信贷方面给予支持,比如企业的对外出口融资问题,信誉担保问题等;同时国家有协调地区发展的外贸扶持基金,陕西省政府也有相应的发展基金,还有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措施。我们相信,有省政府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高度重视,陕西经济外向度低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会有明显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