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颗卫星与玻利维亚合作
中国开展的与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不仅仅局限在技术交流和转让方面,也包括经济资金援助,使这些国家也可以拥有航天科技设备,协助他们解决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甚至国家安全问题。
一个例子就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玻利维亚政府签订的第一个卫星资助协约。资助资金将达到29500万美元。第一阶段,玻利维亚先期启用4400万美元,预计卫星将在2013年进入轨道。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负责该项目,于今年11月开展具体工作。
卫星型号是中国航天第三代DHF-4,玻利维亚航天局监督保护该项目顺利进行。该卫星的寿命至少是15年,负责改善这个安第斯国家的通讯状况,因为,目前玻利维亚只有80%的领土覆盖了通讯信号,而另外的20%没有通讯信号。
第二颗卫星与委内瑞拉合作
与中国合作建造和发射卫星的第二个南美国家是委内瑞拉。2008年,根据两国签订的合约,一颗名叫西蒙·玻利瓦尔的卫星被送上太空。目前,委内瑞拉政府宣布,他们正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签订另一个合同,一颗价值1.4亿美元的地球探测卫星也即将升空。
“第一颗卫星把我们的国家联结成一个整体,第二颗则会帮助我们明白将来该如何发展”,委内瑞拉科技部长理查多·蒙德斯在协约签订记者会上说。
据称,这颗新的卫星有5到6年的使用寿命,属于地球观测遥感卫星系列,将在2015年进入轨道,用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军事调动、自然资源勘探和非法活动监控,比如非法采矿和非法作物种植等。
卫星将对委内瑞拉的所有领土进行24小时监控,并每40天绘制一张该地区的地图。
不会停下的脚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最近5年共成功发射了51次,包括长征运载火箭将43颗卫星送入既定轨道、7次航天飞船飞行和1次月球探测。成功送入轨道的43颗卫星都是中国自行研发制造的,其中对尼日利亚卫星的整星出口标志着这个亚洲国家在商业卫星出口方面有了突破。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宣布:公司将在2015年占有世界卫星市场10%的份额,以及15%的航天商业服务市场的份额。可是,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呢?中国给出的答案是:继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援助,继续推动技术转让和互助。
最近,中国的第一架无人直升机成功完成试飞,最高时速达到160公里。一个小时的试飞试验标志着中国已进入无人直升机的世界市场,之前,这一市场是被美国和以色列垄断的。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非常清楚地意识到,通过协约、协定、备忘录等形式,积极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科技转让、资金援助等多边合作,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作为人口大国在世界上所应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