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扬帆世界
伴随着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港与共和国同步共进,与天津的社会进步相辅相成,完成了从小到大、从国内领先到世界一流的跃变:
——从1952年重新开港到2001年实现亿吨,天津港整整用了49年。而从2001年至2007年的六年间,迅速提速的天津港仅用了六年的时间,就连续跨越了两个亿吨台阶。2008年,货物吞吐量突破3.5亿吨的天津港,一跃位居世界港口第五位。
——改革开放初期,天津港较早提出了市场开发的理念,逐渐形成了以集装箱、煤炭、原油、矿石为“四大支柱”的货源结构。近年来又以“建设国际资源配置枢纽”为目标,闯出了一条以功能开发带动市场开发的新路。到目前为止,天津港在北京、内蒙古、新疆等内陆地区建设“无水港”16个,实现了70%以上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港口对区域经济的辐射作用得到明显增强。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外贸事业空前发展的大背景下,天津港先后通过从境内外两个资本市场融资、成立首家港口财务公司、对外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打通多种融资渠道,为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截至目前,天津港总资产已突破600亿元,在2009年全国500强企业评选中列第366位。
天津港曾一度饱受“深水深用、浅水浅用”观念的束缚。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天津港在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持续的深水化建设,使航道等级已经达到25万吨级,成为了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同时,用疏浚航道的淤泥开展大规模的吹填造陆,为港口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目前,天津港陆域面积已达72平方公里,预计2010年可达100平方公里。
——近年来,天津港致力于“和谐港口”建设,用时10年、投资100亿完成了“北煤南移”工程,全方位有效治理了煤尘污染;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不断降低综合能源单耗;努力创造就业岗位,使员工薪酬及福利待遇始终保持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在全国港口中率先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涌现出了以知识型产业工人“蓝领专家”孔祥瑞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通过向灾区和SOS儿童村捐款、成立困难职工帮扶基金会等实际行动主动回馈社会,展现了一名“社会企业公民”所应具备的高度责任感。
展望未来,天津港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提出的“一个排头兵”、“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和“五个下功夫、见成效”的要求,牢牢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难得历史机遇,进一步突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功能建设、突出“港城互动发展”的目标主线、突出扩大对外开放和先行先试的发展理念,在发展空间、业务模式、资本运作和国际化四个方面开辟“新蓝海”,着力推进港口装卸、国际物流、港口地产、港口综合服务四大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对外竞争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到2012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00万标准箱。10平方公里东疆保税港区基本建成,全面建成覆盖内陆地区的“无水港”及物流网络,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港口企业集团和跨国经营的国际港口运营商和开发商,中国北方地区的国际资源配置中心,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我国北方最大的散货港,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保税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