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天津港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90年代,面对国际航运业呈现出的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天津港果断破除了“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思想桎梏,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国际化深水大港的发展思路,并拉开了开发建设南疆港区的序幕。

1991年7月27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津港,并通过望远镜瞭望了正在建设中的南疆港区,并明确指出:“向国际化多功能现代化大港前进,才是港口发展的方向。”
此后,聪明睿智、敢想敢干的天津港人,积极探索现代企业体制机制的改革,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率先对下属的部分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先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实现了挂牌上市。充盈的资金保障,为天津港“建设北疆、开发南疆”的战略布局加快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期间,天津港通过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货源市场开发,将航道水深由5万吨级推向10万吨级,在全国沿海港口率先完成了对老码头的改造,新建了大型专业化煤码头、焦炭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吸引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第四代集装箱船在天津港首航。此时的天津港吞吐量呈现每年以千万吨级台阶递增的快速发展势头,2001年突破亿吨,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跻身世界港口十强之列。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天津港紧紧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把自身的发展置于提高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大格局中考虑,前瞻地提出了“规模化、国际化、现代化,创建世界一流大港”的战略构想,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发展举措。加快航道、大型专业化泊位建设及新港区围海造陆速度,进一步提升港口吞吐量和空间规模;加快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建设速度,进一步完善功能、提高港口开发开放的层次与水平;加快重点项目合资建设速度和资本运作力度,进一步壮大港口的经济总量,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4年底,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2亿吨,创造了用三年时间再上一个亿吨台阶的“天津港速度”。
2005年10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天津时,专程来到滨海新区进行实地考察,详细询问了天津港的相关情况,并站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高度对天津港提出了殷切希望。

2006年以来,天津港乘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整体战略部局、进一步加快开发开放的速度,在各个方面呈现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航道等级由15万吨级迅速提升至25万吨级,实现了30万吨级船舶可进出港口的梦想、2007年吞吐量达到3亿吨,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和基本建设投资双双超过百亿元;2007年底,全国最大的保税港区——东疆保税港区首期4平方公里成功实现开港和封关运作,向世界展示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