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特稿:中流击水 御风而行——世界经济变局下的中国机遇


2015-03-27 09:50:10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傅云威)“过去一年半(中国)发生的变化最大……变化太快了,再过一年和现在又将截然不同……问题是,世界能适应中国的变化吗?”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琳达·伯纳丁谈到所目睹的中国改革和大众创业激情时,发出如此感慨。

与伯纳丁一样,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会的参与者也在密切关注世界变局下的中国经济新变化和新机遇。人们正期待并见证,大变革时代,中国机遇所产生的强大驱动力和磁吸力,正拉紧全球合作纽带,助推世界经济巨轮迎风破浪,奋勇前行。

顺风逆风

当前,世界经济正遭遇劲风,有顺风、也有逆风。

在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收缩货币政策之际,欧洲3月初正式开启量化宽松(QE)政策,这标志着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加速分化。

欧版QE不是孤立现象,而是全球宽松浪潮的一朵浪花。此前,日本、瑞士、丹麦、土耳其、印度、澳大利亚等多国央行竞相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提振经济。澳大利亚创新金融学院院长郭生祥认为,在外部普遍宽松条件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头号贸易大国,中国不可避免地遭受汇率市场波幅加大、人民币汇率被动升值、输入性通缩等挑战。

中国没有随风起舞,更不是无所作为。数月来,中国央行采取了适量、适度的降准、降息系列举措。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等专家指出,中国更多的是依据本国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货币政策,旨在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外部通缩压力、汇率市场波动、总需求不足等因素固然是逆风,然而只要政策适当,逆风也可化为顺风。曾任高盛亚洲公司副董事长的肯尼斯·柯蒂斯说,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人民币一直没有大幅贬值,中国可以购买更便宜的美元计价大宗商品,再用节省下的钱进行战略投资。

据市场分析人士估计,中国通过扩大对低价原油、铜、铁矿石等的进口,每年可节省多达2500亿美元。

郭生祥则指出,中国的战略定力出自战略考量。除账面收益,中国保持中性政策、维护汇率稳定的更深远意义在于,为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国内结构改革等关键战略筑牢根基。同时,欧元等主要非美货币持续贬值,也可望成为中国资本走出去、深化相关战略合作的顺风。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5-03

当前,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更多>> 深度报道

“大众创业、 ...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为何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到如此高的高度来阐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驱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呢?

科技创新 撬动...

当前,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