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社会>资讯

第二届LIFE教育峰会:学无边界时代的来临

2017-04-24 11:33:00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本刊记者 周琳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来临的时代,什么是人类生存真正重要的价值?4月22日至23日,来自全国的教育创新者、研究者、决策者和创业者近千人齐聚第二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讨论在“学无边界”的时代学习什么,以及如何教,如何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峰会作了题为“学无边界:中国教育创新的思与行”的演讲。他认为,后现代的教育智慧,是用人类智能战胜人工智能。社会化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某些知识点或技术,而是将学习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帮助他们体验和发展 “生而为人”最重要的品质。新的学习将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回归人性化的教育:创造性、情感交流、审美、艺术能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公民素养,还有综合理解能力,即所谓的核心技能、核心素养。

  据悉,从2015年起,北京市实施的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初中生每学年应完成不少于10次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可供选择的62个主题活动,内容广泛,深受学生欢迎。从应试教育突围,显然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模式的花样翻新,更重要的是通过整合课程,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以及教育与生活的融合。


mmexport1492963872293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


  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则认为,“互联网+”所蕴涵的,不仅是教育内容、教育体验、教育管理、教育评价,使得教育资源从封闭到开放、教育机构从单一到多元、学习从被动到主动、教学从灌输到互动;而且是对人际关系、人机关系、教育生态和社会生活的重构,孕育着不确定和不可估量的未来。学习跨越了传统的学校和教室,打破了身份、年龄的限制,突破着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藩篱。社会化学习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式。人们在真实的社会和生活中创建各种学习关系,走向了个性化学习和社群化学习。“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正在逐渐成为普遍的现实。


mmexport1492963860949

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演讲。


  美国知名创新学校High Tech High的教育领导力学院院长Laura McBain女士强调创新意味着走出舒适区,意味着可能犯错误,也可能意味着倒退或者无疾而终。尽管如此,学校作为一个平台,仍需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在下一个项目中做的更好,帮助他们不断的提升自我认识。具体说,学校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更强的归属感,例如学生会议、咨询活动、学习成果展示等,让他们体验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过程。与此同时,教育的变革应该是从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做起,创新要摒弃一些固定的思维定势,可以采取项目式的学习,以新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mmexport1492963846501

High Tech High的教育领导力学院院长Laura McBain女士演讲。


  大会讨论还指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是在更高层面上对“农业文明”的回归:尊重生命和生长、去行政化、因地制宜、个性化和分散的、小规模的……在非标准化的时代,我们不再需要统一规格、标准化的教学流程,而需要个性化教育。这种个性化教育同时是定制化的,往往是小规模的。这需要调整大工业时代形成的资源格局和教育模式,走向小班小校,走向小而美、小而优的教育。

  为此,本届LIFE峰会包含了9个主题论坛、多个研究发布、体验工作坊、舞台艺术、影像空间、LIFE学习者展示以及未来九分钟闪电演讲等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丰富。包含美国Hight Tech High, AltSchool, 北京中学、一土学校、凉水井中学、台湾开平餐饮学校等40余个教育创新案例,充分展现了中国民间教育的跨界、多元和自下而上探索的丰富图景。

  正如澳大利亚前总理吉拉德在2013年多哈的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上曾谈到:“实质性的教育变革比较容易出现在非主流的教育边缘,出现在体制外的教育。这是因为政府所提供的大一统教育只能做‘不错’的事,无法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因而,政府特别需要学习的是,体制内对教育创新有宽容和吸收的弹性,使得体制外的创新能够被接纳、融入正规制度而得以推广。”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