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京:为黄河造像

2013-12-06 16:41:00 来源: 作者:王南

18米长的画面上,展铺了流经5464公里的黄河,将千山飞崩,四海倾倒之势凝固在中流砥柱的巨石之上,整幅作品的用神之处赫然在目。

惟有大境界方能包容孕育

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看到王西京捐赠的巨制《黄河,母亲河》,军旅画家聂轰感觉自己顿时置身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中。

“这幅黄河让我体味到作者对华夏民族内在活力的追寻,他把母亲河历经数千年变迁形成的梦境,刻画得淋漓尽致。”聂轰说。

 

 
《黄河,母亲河》 长18米,高3.72米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号称人民大会堂“第一厅”,是中国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国政要和各国大使递交国书的重要场所,因其内部装饰以金色为主,故被称为“金色大厅”。

《黄河,母亲河》长18米,高3.72米,悬挂于金色大厅的南墙面上。这一巨幅山水画作品历经9个月构思创作,于2013年9月完成,是陕西省美协主席王西京为祖国64周年国庆的献礼,也是他继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创作的《黄河揽胜》大型山水画题材之后的又一宏伟巨制。

王西京是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画家之一,他出生于陕西临潼,靠近渭河,又在灞河边长大,对于河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和眷恋。上小学的时候,他每天从灞河的石桥上走过,站在河堤上极目远眺,视野开阔。灞上的千年往事,李白诗里那夹杂着豪迈与忧伤的感觉,风起之时,飞絮如雪⋯⋯这一切伴随着王西京的少年时代,至今令他难以释怀。

灞河在高陵县汇入渭河,渭河在潼关汇入黄河,王西京对黄河的感受和记忆,最初就是从黄河的这两条支流开始的。

 

 
2013年10月19日,《黄河,母亲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颁奖仪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西京引人瞩目的革命领袖肖像系列独树一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他尝试以白描为基本语境的人物画《瞿秋白》、《大千观荷图白描稿》等,构成了“写实性的写意”、“写意性的写实”,再现与表现因素对立统一的新图式。古典人物画是王西京求索的另一支脉,主要为历史杰出的爱国志士、诗人、作家、画家如屈原、文天祥、李清照、蒲松龄、郑板桥以及竹林七贤等造像。同时,他还完成一些兴味盎然的诗意画、词意画。

中华书画家杂志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镛认为,“王西京的人物画,包括他早期的代表作《远去的足音》,都有一种民族的忧患意识,而且笔墨非常沉雄凝重,我觉得这是他内心世界的个性。”

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孙美兰看来,王西京“涉猎面之广,触及心理层面之深,意笔情致之放浪形骸,于当代画坛可谓佼佼者。”

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曾如此评价王西京:“阅读王西京的水墨作品,有如走进他几十年走过的艺术历程,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他是与时代同步、具有文化自觉性的艺术家。”

随着阅历与认识的逐渐深入,大河意象成为王西京创作中不断感悟、探寻和发掘的一个重要主题。

几十年来,他多次前往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等地采风写生,用心触摸黄河的脉络,在大河的赐予中领受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深厚、瑰丽和博大,体会着生生不息、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气魄和精神,同时也寻找着艺术表现的契机和可能。

“我们经常讲河海情怀,在意象和感觉上,河海也有相通的一面。但凡有河有海的地方,总让人心潮澎湃。”王西京说。

北戴河、养马岛、亚龙湾、花莲、南洋,每次到这些地方,王西京都会停留很久,在天风海雨、潮汐涌动中寻找内心的释放与共鸣,体悟大之为大。他认为,“惟有大境界,方能包容孕育,得造物之神髓,方得永恒。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因此,‘大’作为一种艺术观念,完全可以走向‘空’的背反,成为一个具有综合性和包容性的美学范畴。”


气势和美感的完美统一

关于黄河的叙事与书写,始终是中国美术创作的一大主题,而王西京的大河“情结”则早已融入血液,深深扎根于他的艺术生涯。

从1981年的《魏武观海》到1989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再到2004年以写实性象征手法表现的《春潮》,直到2010年创作了巨幅主题山水画《黄河揽胜》,“河海”主题构成了王西京艺术体系的另一翼。这些作品成为黄河题材及大叙事表达方式的一种探索,也为创作《黄河,母亲河》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经验。

《黄河,母亲河》采用了写实与笔墨相结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方式。王西京认为,“在当代山水画中,这种做法并不时髦前卫,但不失为表现大河主题的最佳途径。”

 

 
2013年10月19日,《黄河,母亲河》北京座谈会

 

“巨幅画作在创作过程中考虑的因素较多,很难把握,不像在画案上作画,落笔就知道成功与否,而在巨幅创作中,审视时要拉到10米开外,几乎全靠经验和感觉。”王西京表示。

从100多幅小稿中,他最终截取了壶口瀑布作为画面母题,高耸的黄土高坡顶天立地,黄河之水接碧连天。远处留出的天际线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远方。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犹如脱缰的骏马倾泻而下,好似由天而降。黄河激流的汹涌澎湃和波澜壮阔在王西京笔下表现殆尽。

这幅巨制陈列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在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看来是“量身订做”。

开始,邵大箴对王西京用丙烯创作黄河主题的巨幅作品并不乐观,后来有机会到人民大会堂看了他的作品,让他特别激动。

“王西京先生这幅画可以说是他最近几年艺术上新的里程碑,是他新的艺术成就,也是我们讨论厅堂绘画如何与建筑、环境相结合、相融合,从主题内容到艺术语言形成统一的整体的一个很好的范例。”邵大箴评价说。

 

 
王西京在《黄河,母亲河》创作中

 

“壶口湍急的水流往往成为黄河以及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这是大家公认的。……壶口无论从山西这边看,还是从陕西这边看,横看成岭侧成峰,形态差异很大。”邵大箴认为,“王西京在《黄河,母亲河》中要通过黄河之水表达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精神,所以他改变了一点壶口景观的原貌,他从壶口景观出发,充分发挥了概括、提炼和创造力,把整个黄河的气势画出来了,画得非常好。”

如何在一幅风景画中展现中华民族丰富而灿烂的历史,并非一件易事。在兼顾学术性、人民性、政治性、民族性、时代性及国家形象与气魄等各个层面的关系上,王西京颇费斟酌。

为了使表达更自由和直接,王西京巧用西画颜料,用黑色勾勒出千年黄河的基石,用丙烯塑造了饱满、厚重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同时借鉴西方写实的表现手法,包括印象派的手法,通过细节的深度刻画来展现黄河的壮美,强化了画作的真实感,展现了其深厚的创作功力。

“丙烯颜料虽然有诸多优势,但遗憾的是不能画得太厚,否则容易起皱脱落,运输过程中可能损坏,只能通过冷暖与补色关系来取得厚重的感觉。”

在发挥丙烯色彩表现优势的同时,王西京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笔墨方法,用勾、皴、积、染等手法,强化了丙烯的笔墨感觉,色彩的饱和度与国画的感觉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需要平衡的关系和因素很多,是这幅作品的难度所在,但王西京认为,反过来,也能体现这幅画作的优长和魅力。”

在描绘水雾时,由于象征的需要,王西京采用了印象派的主观色彩。“落实到细节的时候,笔法就极其重要,一笔落下,既是点线结构,又是明暗结构;既是笔墨,同时也是色彩,必须有效而准确地解决多方面的问题,与整体呼应。”

关键的用笔必须一笔到位,不可重复,方可传达出中国画笔墨自身的生命精神,所以关键部位落笔,有时王西京需要思考很长时间。

整幅作品成形之际,如龙驭风,如云行空,阳关灿烂,斑驳厚重,是王西京最为快意的时刻。“画得累的画,往往让人看得也累,这是最为可怕的事情。这时写意的感觉就极为重要,成为整体氛围和节奏的决定因素。”

对于这幅巨制的用笔之妙,北美人体工程学策略研究院教授李建军认为,“王西京截取了夕阳下的时光,将夕阳的金色浸染了厚重的波涛激流,动感中的黄河之水,出现了浊浪凌空天刺破的金光透亮,真正达到了黄河气势和艺术美感的完美统一。”

几十年用艺术探索黄河,王西京自称是一个彻彻底底“掉进黄河的人”,在人们眼里,他早已成了专门为一条大河造像的油画家。

“历史上曾出现过众多描绘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优秀艺术品,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建构起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和骄傲。但王西京的《黄河,母亲河》却第一次以风景画的方式从整体上做出了自己的阐释”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副院长如此评价王西京。


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2013年10月19日,“王西京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创作巨幅画作《黄河,母亲河》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陕西厅揭开帷幕。会上,大家对这幅巨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邵大箴认为,“这幅画不仅主题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功能十分吻合,而且在形式上也发挥了在这特定环境中应有的装饰作用。

“进入大厅,我们会感觉到这里是《黄河,母亲河》最佳的安放场所,它似乎是大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它又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远瞻其博大气势和雄浑色调,激动人心。” 邵大箴断言:“《黄河,母亲河》是王西京的扛鼎之作。”

 

 
王西京在黄河壶口瀑布写生取景

 

美术评论家龚正向在参观时说:“作为宏大叙事与国家形象的载体,《黄河,母亲河》让我们强烈而清晰地感受到画家对中国气派的激情诠释与演绎。”

中国美术馆资深研究员徐虹认为,王西京的新作非常符合先贤关于水的定位,只有从水的波涛中才能研究和看到水的品质,同时也体现了一种伦理品德。

美术评论家夏硕琦认为,王西京承继了宋人的格物精神,以造化为师,细致、深入的观察、体悟黄河,特别是壶口的山形、地貌、水纹特征及其规律性,抓住其奔涌争流、喷薄澎湃、排山倒海、卷起千堆雪的惊险气势,把握住狂涛汹涌,浪花飞溅,水气氤氲,似云若雾的壮观景象,给予身临其境的、致广大尽又精微的意象性表达。

将这一巨制挂在人民大会堂中,巨浪滔天,撼天动地,恰好地体现了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站在这幅巨制之前的瞬间,画中逼人而来的讯息让李建军颇为震惊,“已经不能用美评用语去解释由天而下的滚滚黄河之水,雷霆万钧、所向披靡,王西京画出了当今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梦的诉求。”李建军认为,“以视觉审美来看,王西京创作的《黄河》与金色大厅的环境色系是浑然和谐,但高妙之处是,在兼容中显示的对比张力,为豪华庄严的静态环境中带来了悬流千丈、雷奔电掣动感,在歌舞升平的喜悦里响起了母亲黄河的吼声。”

 

 
王西京在《黄河,母亲河》创作中

 

被王西京《黄河,母亲河》深深触动的还有高天民,他认为这幅巨制,“并非是一般的山水画或风景画,而是一种灌注了浓郁的历史意识和现实情感的绘画样式,这种样式,我们不妨称之为‘历史风景’。” 他认为,王西京的《黄河,母亲河》并不是黄河某一场景的写生,而是表现了他心中的“黄河”。“它已不再是一幅一般的风景画,而是将他对黄河的认知、对中国历史的思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悟以及他对现实的把握,都融汇于作品之中,从而构成一种史诗般的叙事。”

王西京个人的事业,无疑已发展到一个不同凡响的地步。迄今为止,他成功地举办画展及交流讲学30余次,受聘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立艺术院校客座教授,先后在国际国内大展中16次获大奖;出版个人画集、专辑16种;曾先后出访新加坡、日本、台湾、马来西亚、英国、美国、法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王西京认为,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中求取和谐与自由,在矛盾与背反中寻求化解之道,在寻觅与审视中不断超越自我,艺术之旅正是这样永不停歇。正如艺术史论家邵大箴的评价:《黄河,母亲河》是王西京的扛鼎之作,也是他走向新艺术历程的标志。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