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声音:
一个对外传媒的传奇

a

宋庆龄的孩子
a
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
a
外国人的嘴 中国人的事
a
谁在说?
a
游走于历史之间
a

 


baaaaaaaaa中国目前唯一的一本多语种综合性对外报道月刊
2002.1 50n

外国人的嘴 中国人的事

 


长期以来,〈今日中国〉在海外被多所学校作为了解中国的教材。

“瞧,***终于上路了,”在今日中国杂志社,这差不多是对年轻记者最好的褒奖。

作为一本对外报道的多文种杂志,它面对的读者有着与中国人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政治信仰。正是这样的差异,使得在这里工作的编辑记者有一门必做的功课――了解外国人的文化,发现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别。

就发行量最大的英文版来说,其对象是英语国家的读者,事实上,编辑们对英美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更关注些,因为它们有一定的代表性。说到中美文化差异,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凡事持中间态度的时候多些,回答问题时常避开“对"“错",而喜欢用“没准"“也许"“可能"这样的模糊说法。中国文化素来重视高低、长幼、尊卑之分,与崇信独立、平等的美国文化不甚相同,这一点从书写信封的地址就可以看出。中国人的顺序是国家-省-市-街道,美国人则相反。中国人重集体,轻个人,今日中国杂志的前辈沈苏儒先生在他的《对外传播学概要》中举例说:旧时的汉语将“我"谦称为“鄙人"“不才",美国人相反,“我"总是要大写的。甚至吃饭,中国人都要一桌人集体吃所有的菜,西餐则各自吃自己的一盘。


丰富的文娱活动使杂志社的中外员工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工作情绪。这是1965年元旦联欢会上,外国专家们表演中国传统节目"跑旱船"。

改革开放前后,编辑记者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目的略有不同。开放前,主要是为了编辑适合读者口味的内容,采用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借外国人的文化习俗来讲述中国的事情,使他们产生认同感。开放后,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有了不同,记者基本上在以一种平常的心态介绍中国各方面的情况,用相互的了解达到彼此的沟通。

早期编辑部对年轻人的培养方式是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所谓“赶鸭子下水”。派他们到全国各地采访,提出严格要求,并让他们直接用英文写稿。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小姑娘到湖南省农村采访,没有人接待,她就把行李铺在下面是饲养牲畜,上面没有人住的竹楼里过夜,后来,这个小姑娘成了擅长处理经济和医疗卫生题材的高手。50年来中国历史坎坎坷坷,生活丰富多彩,《今日中国》的编辑记者们经历了如此丰富的实践锻炼,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宝贵人才。

近几年,今日中国杂志社原副总编辑沈苏儒先生出版了两本谈对外传播理论的专著《对外报道业务基础》和《对外传播学概要》,通过介绍中外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总结了对外报道的实践经验,告诉人们,几十年来,这一条战线的工作者如何借外国人的喈,说中国人的事达到传播的效果,因而成为新入行的年轻人的工作指南。

-+-+-+-+-+-+-+-+-+-+-+-+-+-+-+-+-+-+-+-+-+-+-+-+-+-+-+-+-+-+-+-+-+-+-+-+-+-+-+-+-+--+-+-+-+-
Return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