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本刊记者 李霞 现场报道
13日下午,十六大新闻中心举行第四场记者招待会,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向中外记者介绍了对外经济贸易情况。他说,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经济贸易赢得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
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098亿美元,是1989年的4.6倍,
13年来年平均增长13.6%,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6.1%的增长水平,也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9.3%的增速。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上的排名,已由1989年的第15位,跃居2001年的第6位。在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连续8年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高新技术产品也成为重要的出口新增长点,占出口总额的17.5%。
中国开创了利用外资的新局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中国吸收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中国实际吸收外资469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了12.8倍;13年来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4000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吸收外资总额的97%以上;中国吸收外资已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外商投资的重点,已从一般制造业发展到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国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后,商业、外贸、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已成为外商新一轮投资的热点;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活跃,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跨国公司已在中国设立各类研发中心近400家。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共设立境外企业6758家,协议投资总额132亿美元,中方投资额89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972亿美元;今年6月末在外劳务人员47.5万,比1989年底增加43.2万。“走出去”的领域已从贸易、航运和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
外经贸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中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加了税收、扩大了就业,还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从1990年开始,中国扭转了进出口长期处于逆差的状况。国家外汇储备从1989年底的55亿美元、1997年的1398.9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9月末的2586亿美元,已居世界第2位。
此外,外经贸发展改善和加强了中国对外关系,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