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中共十六大专题报道 > 会内会外 >



会内会外

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评价十六大

少数民族地区深受鼓舞
修改后的党章增加了什么
西藏经济界热话小康
中共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
新班子,新特点

外国人士评价十六大

十六大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最新消息:十六大胜利闭幕

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广西少数民族的心声

藏族干部群众热话小康

海外华侨华人盛赞中共十六大

老区也在奔小康

十六大代表赞同和拥护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西部大开发进展顺利

将反腐斗争进行到底

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世界的奇迹

中国有能力筹集资金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中国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

曾培炎、李荣融介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北京市民谈十六大报告

国外媒体高度评价中共十六大

张瑞敏:我们把水与火融到了一起

十六大将给中国带来三个高潮

英国前驻华大使高德年眼中的中国变化

三个报告 三座里程碑

十六大报告显五点新意

外国记者热评十六大报告

国外媒体评论中共十六大

阿根廷报纸称中共新一代领导人将坚持党的领导地位

泰国《亚洲时报》报道:
中共十六大具有全球重要性

十条基本经验将对未来中国发展起长远指导作用

代表心声
十六大代表:江泽民同志的报告让人异常振奋

90多个"新"字--代表评说大会报告

北京高校中的“十六大热逐渐升温

刘汉生:世纪老人创造党代会新纪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新闻发布会
十六大代表构成有新特点
十六大主要议程确定
十六大预备会选出大会主席团
十六大新闻中心举行酒会招待中外记者
十六大"大家庭"中的"新面孔"




北京市民谈十六大报告

百姓对小康生活充满希望

一位中年男子对江泽民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述感到非常振奋。他说自己是在中关村创业的一个普通民营企业家,这些年靠政策赚了一些钱。江泽民的讲话使他更加坚定了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到电器城买电暖器的刘先生则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刘先生说,江泽民在报告中说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普通百姓的生活因此会越过越富裕,越过越红火。

生活富裕关注健康

在晨练的人群中,在外企工作的陈小姐说,大家听完十六大报告后都感到特别振奋,并且对近些年越来越好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对未来充满信心。陈小姐认为,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本身就说明大家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印证了这些年建设取得的成就。“从讲话中我们好像已经看到了不远的将来,人们更加富足安康的生活,全身心投入工作……我们肯定都很长寿”。

奔小康做大生意

“江泽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让我们做生意的看到了更加美好的前景!”来自全国各地的在北京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做生意的数百名商户感到十分高兴,他们认为江泽民的报告内容表明,我们国家未来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人民将会感受到的最大变化之一是生活会越来越富裕,大家富裕了,市场自然就更繁荣了,生意也就会越来越好做。

旅游成为奔向小康生活的中国人的新时尚

七十多岁的张锦云和老伴刚随旅行社从新、马、泰旅游归来。

张大爷说:“改革开放前,每天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到国外旅游,想都不敢想。正是因为现在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手里有了‘活’钱,‘周游列国’对我们这种普通百姓来说,才成为现实。我和老伴已经决定,今年年底,我们还要走得更远一点,到澳大利亚去看一看。”

张大爷的话,道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百姓带来的实惠。据统计,198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只有2.4亿人次,到2001年,达到7.8亿人次,而出境游人数也不断攀升,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300万人次。到2001年,达到1213万人次。出境旅游正成为奔向小康生活的中国人的新时尚。

私家车接触小康

几年前谈起小康还仅仅是个抽象的概念,如今,它正逐渐成为京城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其中,让京城百姓感触最深的就是私家车。据统计,目前,北京市的机动车总量已达到了180万辆。私家车的发展,又带动了本市交通体系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刚刚驾车一个月的李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如今私家车不再仅仅是财富的符号,而是标志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方便、舒适,同时追求效率,这些都应该是小康社会所应有的。

中国网

-+-+-+-+-+-+-+-+-+-+-+-+-+-+-+-+-+-+-+-+-+-+-+-+-+-+-+-+-+-+-+-+-+-+-+-+-+-+-+-+-+--+-+-+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