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年“上海论坛”聚焦金融危机后亚洲城市走向
( 作者: 发表时间: 2010-05-31 )
学者认为,就中国来说,应投资人力资本以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人口流动,尤其要深化户籍等体制改革,以加速农民的职业流转和身份转换,逐步实现迁移人口在城市的经济社会融合。
就整个亚洲国家而言,应立足于经济增长对养老、医疗和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完善,构建与未来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政策体系。通过市场带动效应推动科技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居民生活改善和福祉增进的发展目标。
与会学者还特别提到,由于能源和生态的时空配置对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亚洲的秩序重构还应考虑新兴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引擎效应。各国应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推进能源利用、生态保护和气候合作,日本、韩国等国应基于其发展阶段率先降低排放量,并对其他国家提供资本和技术支持;中国、印度等国既应基于大国责任提出减排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更应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低碳经济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不仅需要依托技术创新和市场培育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开发新兴能源,而且需要依靠自主创新和市场完善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上海论坛”是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国际经济论坛,迄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届。(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