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动,包容互鉴
世博会选择了中国,意味着选择了相知、交流、包容和互鉴。
作为人类历史上参展方数量最多的一届世博会,共有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参与了上海世博会。参展方的广泛与多元,意味着上海世博会是一届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跨文化交流盛会。
举办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的机遇。
“世界博览会对于很多国家意味着巨大机会,上海世博会使中国站在了历史的助推器上。”布鲁塞尔“原子球”管理处主任西蒙斯深信世博会蕴涵的历史机遇。“原子球”诞生于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是布鲁塞尔的现代标志。世博会有力地提升了比利时的国家地位。
俄罗斯世博会组委会副主席瑙莫夫认为,本届世博会促进着世界文化交流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对俄方来说,上海世博会具有重大意义,这将加强中俄两国睦邻关系。
坦桑尼亚新闻、文化和体育部下属的新闻局副局长霍克洛洛认为,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的一个良好契机,有助于促进中国与非洲国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举办上海世博会也是世界的机遇。
东帝汶,一个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的岛国。“这是东帝汶独立后第一次参加世博会。我们要在上海世博会上向全世界展示,尽管东帝汶很小,但我们拥有光明的未来,”东帝汶部长会议国务秘书佩雷拉动情地说。
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沙特阿拉伯国家馆“月亮船”成为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它不仅创造沙特参展世博会以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之最,也创造了本届世博会单个馆投资最多的纪录。上海世博会沙方联络负责人谢赫博士认为,上海世博会是更加高端、便捷和全面的交流平台,世界各国人民将有机会通过更为先进的方式加深了解与友谊,加强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展示人类文明共同的伟大成就。
日本《朝日新闻》的社论说,今天的中国已经与世界密不可分,世界的未来也与中国的未来密切相关。因此,上海世博会应当成为各国相互学习、增进理解的舞台,这正是在泱泱大国——中国举办世博会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