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博士后回国创业梦

2017-12-01 10:36:00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叶乐峰

  安徽合肥西郊有一座占地2.65平方公里的小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及下属的10个研究所就落户在这里。

  科学岛上有一个大明星—“人造小太阳”,学名为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它能产生堪比太阳的光和热,是建设运行核聚变堆的研究装置。

  此外,岛上还有一个大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相比“人造小太阳”,它的光芒毫不逊色。强磁场与极低温、超高压一样,可为科学研究提供极端实验环境,也是科学探索的“重器”,自1913年以来,国际上有19项与磁场有关的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从2008年5月,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落户科学岛以后,这里逐渐成为世界水平的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

  受这些一流科研设施以及能够成就他们科学梦想的软环境吸引,自2009年以来,有8位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科学家相继来到这里创业,并取得了成功。

 

  抓住机遇 艰难起步

  第一位回来的是王俊峰。1995年王俊峰由北大毕业,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生化与分子药理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其间他的多篇文章登上了《自然》等权威杂志,科研事业风生水起。

王文超、张欣、张钠、王俊峰、刘青松、刘静、林文楚、任涛(从左至右)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

  王俊峰的研究方向是核磁共振和结构生物学,他明白强磁场装置的意义,建成后的40特斯拉稳态磁场,将跻身世界一流,这对他的科研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承诺由他组建和领导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磁共振生命科学部。面对难得的机遇,王俊峰心动了,2009年,他带着家人来到科学岛。

  中心刚起步时,很多关键的实验仪器和设备都没有,王俊峰就带着实验样品,在全国各地奔波,寻找合适的设备做实验。同时为了组建实验平台,他反复跟国内和国际供应商谈判,组建心目中的理想平台。

  1年后,强磁场中心科学大楼拔地而起,各种实验设备相继调试成功。硬件条件正在按理想的蓝图慢慢变现,但王俊峰内心却始终无法轻松—一个重要问题还没有解决,中心需要更多有生命科学背景的人才。

  于是,王俊峰把目光投向远隔万里的哈佛大学医学院,那里还有他熟悉的7位伙伴。

 

  梁园虽好 却非久恋之乡

  王俊峰的归国,对于早就想回国的刘青松和刘静这对夫妻,就像一块石头投入湖中,产生了层层涟漪。刘青松说,在外10多年,感觉自己像“浮萍一样”总在漂泊,找不到归属感。刘青松是山东青岛人,刘静是北京人,2001年他们从南开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奔赴美国继续求学,得克萨斯州、田纳西州等地相继留下他们求学的身影,后来他们来到了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刘静、任涛、刘青松、王文超(从左至右)在实验室里讨论研究进展

  2010年,刘青松去上海出差,顺便到科学岛看望王俊峰,得到了王俊峰希望他们来此工作的热情邀请。刘青松是搞抗肿瘤药物研发的,而科学岛上生命科学研究刚刚起步,医药方面更是空白。

  通过观察,刘青松发现科学岛上有化学、材料、物理等很多交叉的学科,正是自己药学研究所需要的,而这些条件哈佛医学院都未必有,何况还有强磁场装置。

  最打动刘青松的是院党委书记匡光力32岁的时候从德国学成回来,来到科学岛创业,并打开了新的天地。而刘青松当时也32岁,他由此决定加盟科学岛。刘青松说,当自己把想法告诉妻子刘静时,她在电话中没有任何反对,“她很相信我的选择”。

  为了找到更多的生命科学研究人才,刘青松被授予了自主招聘权。他首先想到了研究核酸的张钠。张钠是北京人,1996年至2005年,他相继在美国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国外时间越久,张钠越想回国。“青松告诉我,科学岛有一流的强磁场设备,我就心动了。”张钠说,即使国内收入跟美国差距不小,北京的母亲也反对他去合肥,“但北京当时没有这样的设备,我就是冲着设备去的”。2012年他来到了科学岛。

  林文楚是2013年来到科学岛的。他是湖北人,2007年进入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肿瘤动物模型的基因调控。接到刘青松的邀请,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心中有个梦想,希望有机会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实验室,在美国是给别人打工的,基本没有可能。”林文楚坦言。

  相比张钠和林文楚,面对刘青松的劝说,研究分子生物学的王文超和研究细胞生物学的张欣这对夫妻,回国就显得慎重许多。在美国,他们的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生活稳定,科研顺利。“当时女儿7岁了,已经完全融入了周边环境,回国面临很多考验。”妻子张欣说,但一次张欣带女儿参加国际学生会聚会,每个孩子拿着自己国家的国旗,女儿连五星红旗都不知道是哪一个。这深深地触动了张欣的心,“孩子已经完全西化了,我们跟她说中文,她回答的是英文,感觉很遗憾。”2012年,他们结束了哈佛医学院的课题,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科学岛。

 

  个人价值与家国情怀并行不悖

  精通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的任涛还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科研的时候,就一直关注着老朋友们的动态,为他们取得的进步而高兴。

  2015年,任涛完成了哈佛的课题,立即奔赴科学岛。随着他的加入,“哈佛队伍”更加壮大。

张钠(左)在实验室里和学生讨论实验设计

  由此,一张依托强磁场大科学装置与技术,开展以重大疾病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网络的“学术链”完成了最后的组合,人称“哈佛八剑客”。

  强磁场科学中心磁共振生命科学部是新建部门,一些科研条件难免会跟不上。相比具有国际先进科研水平的生命科学研究团队,当时除了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外,这里其他的科研设备和场所显然没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甚至一度让博士们产生了强烈的落差。

  然而,一系列国家、地方的人才政策让他们的科研得到了资金、项目、人员的资助倾斜。刘青松说,他们和钱学森、李四光等老一辈大批归国人员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先辈们是‘祖国需要’,我们是‘需要祖国’”,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家国情怀相一致。

  科学岛环境清幽,远离喧嚣的市区,非常适合搞科研。此外,这里生活便利,孩子还可以就近上学。女儿汉语的进步让王文超和张欣感到欣慰。“刚来时,拿到语文试卷,她完全不懂,现在语文成绩已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张欣一脸笑意。

 

  取得世界级的科研成果

  刘青松和妻子刘静以及王文超、任涛四人一起组建了药学团队,主攻抗肿瘤药物研发和药物精准应用。对于开发新药,刘青松身边很多人好心地劝说,“开发新药周期漫长,还不一定能取得成果,不如多发几篇论文来得快。”可刘青松有自己的考虑,他希望“不改初心”,像控制慢性病一样控制肿瘤,让“中国的癌症患者可以通过吃自主研发的药实现高质量的带瘤生存”。

  要做药物的研究,先要构建一套精准的评判药物性质的检测体系,或者说是药物的“靶子”。刘青松的团队选取了癌症中主要发病因素之一的激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5年的努力,在2015年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

  此外,为实现“合适的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吃合适的药物”,团队自主开发了国内首个将高通量体外药敏检测技术与高通量靶向基因测序技术相结合的肿瘤精准治疗技术体系,为肿瘤患者最大限度地筛选出可用之药,为医生提供方案参考。

  前段时间,刘青松的美国朋友来科学岛参观,看到他在带领50多人的交叉团队,并拥有一流的资源条件,朋友不禁发出赞叹:“太不可想象了,在美国这极其罕见!”

  依托药学团队掌握的核心技术,在中科院和当地政府支持下,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目前已经为上千名肿瘤患者提供了精准医疗服务。“这几年,国家对科研人员的激励越来越强,我们的科研成果可以转换为股份,而且政府通过创新股权激励,真金白银支持我们。”任涛说,2015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热潮,很多风投公司纷纷找上门要求合作。

  2017年2月,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混合磁体工艺通过国家验收,40特斯拉稳态磁场,磁场强度世界第二!8年间中心从“一无所有”成长为“世界第二”,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下一步,我们将向世界第一稳态磁场迈进。”匡光力表示。

  “好政策、好环境、好平台、好待遇,我们没有理由不取得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张钠说。

  每当走过这个科学大装置,如今已是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的王俊峰仍心潮澎湃,他还记得第一天来到科学岛时,在一片空地上,他跟匡光力谈论科研,畅想蓝图的情景,如今这一切都已实现。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