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瑰宝”宋庆龄——纪念宋庆龄诞辰120周年
敬爱的宋庆龄主席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在纪念宋庆龄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宋庆龄,以使她的崇高精神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我本人有幸在宋庆龄的领导下工作过一段时间,曾经亲聆过她的教诲,对她的为人有亲身的体会。
坚持真理
在与宋庆龄接触中,她给我的印象就像埋在污泥中的一块晶莹无疵的白玉,任凭风吹雨打,始终保持着她的光彩,不愧为“国之瑰宝”。她就像满天乌云中透出的一丝阳光,象征着人类的希望。

自从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她数十年如一日,从不动摇。她那时是受全中国人民尊敬的“国母”,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她的兄弟姐妹无一不是当代的达官显人,腰缠万贯。她本可以安安逸逸地当她的“国母”,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可是,为了实现她的理想,她不惜牺牲一切,毅然地和劳苦大众站在一起,过着清苦的生活。她不顾威胁利诱,冒着种种风险,坚定不移地和国民党内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义无反顾地把自身投入革命的熔炉。全国解放后,她全心全意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献身于新中国的建设,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对一些错误的倾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是我们党的一位难能可贵的诤友。
广东中山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里陈列了一张照片,是宋庆龄在孙中山的灵堂里守灵时的一张旧照片。我曾伫立在这张照片前久久不愿离去,感慨万千。想不到照片中这位看似弱不禁风的年轻妇女,竟会有如此坚强的意志。为了追求真理,她真正地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因而受到世人无比的敬仰。我认为这是宋庆龄精神的核心。
为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她有一句名言:“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为此,她亲手创办了中国福利会;亲手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少年宫——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亲手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儿童剧院——中国福利会儿童剧院;她竭尽全力,为我们的幼儿园和托儿所争取到了最好的条件。她还把她所荣获的“国际和平奖”的全部奖金捐献出来,建立了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为了使儿童们有一份优秀的课外读物,她还创办了《儿童时代》这本图文并茂的刊物。

拿我本人的经历来说,中国福利会是我踏出校门后的第一份工作。当时二次大战刚结束,残酷的战争夺去了多少孩子们的亲人的生命,造成了成千上万的孤儿流离失所。为了把这些孤儿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宋庆龄凭着她在国际上的崇高声誉,争取到美国的民间团体“战灾儿童义养会”在中国福利会设立了分会,我就在这个机构里工作。通过“义养会”,我们按月把抚养费和物资发到这些孤儿的手里,解决了他们的温饱和上学问题。我们现在强调要保护人权,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宋庆龄在捍卫妇女和儿童的权益方面为全人类所树立的光辉榜样。所以我们说,宋庆龄不但是中国的伟大女性,而且是二十世纪全世界公认的一位女中豪杰。
我和我的同事们永远牢记宋庆龄的教导,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光大她留给我们的事业,而且要把她亲手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和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办成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一个典范。
广交国际朋友 开展民间外交
为了争取国际友人支持我们的抗日战争,她1938年在香港成立了中国福利会的前身——“保卫中国同盟”,吸引了不少外国朋友参加。她和国际上很多知名之士都有交往,如:肖伯纳、史沫特莱、尼赫鲁、保罗·罗伯逊、赛珍珠等等。其中有不少还是通过她的关系,进入了解放区,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如马海德、汉斯·米勒,有的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大家熟知的白求恩大夫。埃特加·斯诺也是通过宋庆龄介绍去延安采访而写成《西行漫记》。她同外国友人谈话或写信时,总是那么亲切感人,从来没有“八股”。她谈的是政治,但不使人感到是政治,这需要高超的艺术。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对外介绍国家各方面的成就,她以中国福利会的名义创办了一本外文刊物——《中国建设》,也就是现在的《今日中国》,她要我到那里去工作。这本刊物很受国外读者欢迎,成为当时唯一能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出版物。中央领导人对之也很重视。记得周恩来总理曾一再告诫我们:这本刊物既是宋庆龄办的,说话就要用她的口气,真正像她说出来的。你们要好好学习她的文风,避免说教,要用事实来说话,要做到内外有别,有的放矢,这样才有说服力。那时,宋庆龄经常为《中国建设》撰文。她的文章不但文字优美流畅,而且能做到深入浅出,可以说是政治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典范。
现在我们中国福利会和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为了继承宋庆龄的传统,把开展民间外交列为工作的一个重点。例如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的“小伙伴艺术团”多次去世界各地演出,促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的认识,增进了友谊,大家都称呼他们为“小大使”。我们还每3年在上海举行一次“国际儿童文化艺术节”,提供机会让各国小朋友共叙友谊。我们还经常在国际上开展一些有关妇女和儿童的专业互访和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今后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精神是永恒的。宋庆龄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精神犹在。我们要把她留给我们的中国福利会以及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继续办好,为中国妇女和儿童的福利做出新的贡献。
但是,我们不是为了办事业而办事业,更重要的是要发扬光大宋庆龄精神,使得全世界更多的人记得宋庆龄对全人类的贡献,了解宋庆龄精神,继承宋庆龄精神,使得宋庆龄精神代代相传,这也是《今日中国》的崇高任务。
目前,世界上有好几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宋庆龄基金会,这说明宋庆龄精神已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我们要通过发扬宋庆龄精神,动员人们,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不分信仰,一起来维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我相信,这是我们的共同宗旨。
(鲁平:中国福利会副主席、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