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社会>中国职场

创客:创意成真的历程

2015-06-26 08:59:00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矫枫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有着“海淀一号楼”之称的中关村梦想实验室,2011年,大学本科刚毕业的王盛林创建的“创客空间”就在这里。在当时,这还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实验平台,让不同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交流和分享,把设想中的东西做成实物。

  而今,类似的开放平台已在中国的大中城市普及,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而不再觉得这是一件困难的事。创造的自信和创新的习惯正在成为这些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因此被称为“创客”——这是一群有个性、爱玩、愿意分享和创造的人,他们的目标就是自已动手,将创意变为现实。

  为兴趣而创造

  王磊是中央财经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自我介绍时他说自己是一个贪玩的人,“当一名‘创客’不一定就是为了赚钱,我把快乐和好玩放在第一位,赚钱并不是我的目的。”王磊这样给自己定位。

  王磊从去年底开始设计一款迷你型四轴飞行器。

  原因特简单,就是他看了一个视频,一群老外在停车场里和树林里用四轴进行飞行比赛,在各种障碍中穿梭,一会翻滚,一会俯冲,一会穿过窗户。“当时我的心情真的完全不知道怎么形容,就觉得这太帅了,我也要玩!我心里涌现的第一个想法是,自己先做一个四轴出来,然后再带着大家一起玩,大家一起在草坪上各自操纵着自己的飞机进行飞行比赛该有多好玩啊!”于是,王磊把自己的想法发布到网上,很快,和他有同样想法的几个人凑在了一起,组成了“四轴兴趣小组”。

  随后,王磊就开始搜索关于穿越四轴的各种视频和分享,大家定期聚会分工合作,“有人负责设计,有人负责购买原材料,有人负责制作模型。最终结合我们自己的喜好以及我们自己的需求配出了真正属于我们的第一台大四轴飞行器。”王磊回忆第一次试飞时的心情,“我们拿着调试好的飞机在学校的操场首飞,从宿舍拿着飞机到操场的一路上真的是紧张的不得了,当飞机缓缓升起的时候我心里的感觉激动得不行,心想只要能飞起来,就算这飞机炸了我也心甘情愿了,这一切都值了。”

  “再后来,我的大四轴渐入佳境,每一次出去飞行带给我的快乐都在递增,而且还能引来很多路人的询问,都称赞这飞机做的挺不错的。随着我的飞行技术的提升以及四轴的稳定性得到我和大家的认可,慢慢地敢在高空飞行、在湖面飞行、在风中飞行,甚至在有一定障碍的复杂环境当中飞行。这时候我心里在想,差不多可以开始动工我的小四轴了!我的信心一直在推着我往前走。”

  虽然王磊的迷你四轴飞行器尚未制作成功,而且他也知道这样的“产品”不一定能给他带来经济效益。“我们在研发的过程中弥补了贪玩的本性。人这一辈子不仅仅是创业,很多时候就是好玩。”王磊说。

  类似王磊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热爱发明,有想法,热爱科技。王磊说:“我个人理解,‘创客’不是一个职业,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些人去创客空间,就像有些人下班看电影一样,去享受实现自己创意的快乐。”

  分享的乐趣

  “分享与开源”是创客空间的理念,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社区,帮助人们学习、分享、共同进行设计研发,从而打造一个开源的硬件生态系统。“打个比喻,就像现在网上很多的厨艺教程,教给大家怎么做面包,怎么做蛋糕,需要哪些食材,通过怎样的步骤,感兴趣的人在家里就能做出和面包房一样的糕点。有些人还会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改良。”王盛林这样解释,“开源硬件也是这个道理,有些人自己改进了3D打印机,就会把所需的材料、图纸、做法都公布到网络,其他爱好者可以DIY,也可以在他的基础上再进行改进。”

  每月双周的周三晚上,是创客空间“创客分享会”的时间,分享会主题涵盖了艺术、设计、科技的各个方面,包含了众多有趣创客项目和软硬件结合创业者,所有人都可以免费参加。Andy计划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件用于电子测试的逻辑分析仪,这个开源硬件产品因其完美的架构和优质的采样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取得圆满成功,不仅筹得111,497美元的启动资金,同时获得了首批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700多位支持者对产品的肯定。Andy希望有更多更好的电子产品被国人设计和制造,而Kickstarter上的天使用户给了他们很多很好的反馈和建议,所以这次他带来的是第一期产品的改进版。

  1985年出生的Andy从中科院硕士毕业,在某芯片设计公司做了3年IC民工后,对大公司的体制僵化和创新乏力深感无奈。于是和几位同样毕业于中科院的小伙伴们创立了梦源实验室(DreamSourceLab),他的追求是希望做最开放、最透明、最酷的科技产品。

  Andy说,我们理解的开源并不仅仅是口号和吸引眼球的手段,而是知识共享和产品迭代改进的社会化协作理念。知识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当我们分享食物的时候,意味着我们要少吃一些;但是当我们分享知识的时候,我们不会失去任何东西,而是得到更多。当你把你的知识分享出去的时候,你的知识不会变少,而是变多了。受众的反馈和讨论同样可以给你灵感,从而迸发出新的火花。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共享可以避免重复造轮子的资源浪费。

  深圳的SZDIY电子创客社区是一群以DIY电子创新产品为主题的交流平台。创始人之一的Atommann介绍说,它的成立就是缘于几个人对科学技术的热爱,而始终以技术和动手实践为乐,崇尚开源社区的精神。SZDIY的成员有在大公司里工作的资深工程师,也有自学成才的爱好者,年龄、职业、专业无所限,都是把创客当成一种工作以外的生活方式。社区里几乎没有全职创客,但是技术却可以研究得很深。在这里,他们非常开放地分享自己的所知所为,通过邮件组交流知识,每周四固定聚会讨论技术和创意,还常常一起协作开源项目。“这样的聚会,除非遇到特别坏的天气或是其他特殊原因绝不会取消,在他们的眼中,社区已经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Atommann说。

  从创客到创业

  2014年3月,Facebook骄傲地宣布,已开发出面部识别软件Deepface,称该软件人脸识别精准度达到97.25%。而就在三个月后,徐持衡的团队成功开发了一个名为DeepID的深度学习模型,在LFW (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数据库上获得了99.15%的识别率。这个原本只有4名核心成员的年轻团队,也因此获得了专业投资基金IDG资本的1000万美元注资,用于软件完善和后续开发。

  90后的徐持衡初中二年级就提前被温州中学(高中)理科实验班录取,高二,他凭借“奥赛”金奖,敲开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大门。在他的中学时期,“创客”这个词尚未出现,“但我做的事,似乎就是创客的雏形。”徐持衡说。

  初三开始,他跟着学长学编程、设计机器人,敲几行代码机器人就动起来,这让徐持衡迷上了机器人和计算机。得益于那一年的自学,中学时期他多次参与机器人小车足球赛,并赢得荣誉。高三那年,无需为高考鏖战的他,创办了科技制作社,这也是温州中学DF创客空间的前身。“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现成的设备。我带队钻研计算机技术,并分享我的已知知识。”

  大学期间,徐持衡连续参与三届国际RoboCup类人型成人组双足机器人足球赛,曾获单项赛事亚军。2013年,他为队长带领清华大学队参与ASC13(Asia Student Supercomputer challenge)超级计算机竞赛获得冠军。大学毕业后,徐持衡没有考研,而是凭借自己出色的领导力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与导师、同学,一同创业。在徐持衡看来,现在的一切,得益于自己课余时间的一次次探索。而他认为当下的创客空间比十年前大得多,未来的发展将不仅于此。

  尽管徐持衡是一个特例,但不少年轻人确实希望通过自己拥有的技术走上创业的道路。

  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王盛林在大四时迷恋上“增强现实技术”,毕业后他并没有从事与本科专业相关的工作,因为觉得缺乏创造性。“我在高中时就一直希望有一个开放的平台能让大家实现自己的想法。”接触到“创客”这个概念后,便觉得这是他一直想要做的。为了能让更多人参与到创造者的行列,王盛林和肖文鹏一起出资成立了具备商业化运作能力的“创客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我本身来说走的也是一条创业的道路,而且‘创客空间’也兼具社区与孵化的双重功能。”王盛林说。

  一方面,空间每周举办工作坊和技术分享会,并开放会员申请,为有想法的人提供分享和实践的平台;另一方面,空间与项目团队合作,以团队的分成或股份作为交换,在为期半年左右的孵化期内免费为他们提供办公场地和设备资源。“3D打印机”、“创客音响”、“数音堂”、“防盗保险箱”等6个在开放实验室中成长起来的团队在创客空间的助力下正逐渐发展为具备商业运作能力的创业公司。

  王盛林介绍,一些创客团体做的东西很不错,但是由于缺少资源,没有途径接触到好的供应商,没有成熟的销售渠道,所以他们的产品很难让大众看到,也无法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是创客们面临的同样难题。创客空间正是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整套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管理服务,降低他们实现想法的成本。

  “中国有全球最好的原件,有各个领域优秀的人才,唯一缺少的是一个共享的平台。”王盛林的理想是“做一个产品的创业像做一个互联网创业一样简单”,这也就是创客空间正在做的。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