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经济>绿色

返璞归真:中国提倡慢行交通

2016-02-01 15:48:00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龚寒

  在交通拥堵、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的压力下,中国政府正在提倡“慢行交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

  慢行交通是绿色交通的顶级形态,也是各国探索生态城市的重要模式。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努力。2013年,住建部专门发布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在2013年印发了规划设计导则,用以指导各级城市进行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强调要“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

  步行和自行车曾经是中国交通的主流。20世纪70、80年代,中国是当之无愧的“自行车王国”,然而在2000年前后,小汽车数量增长迅猛,“返璞归真”并非轻而易举。

 

 

一对热心环保的“90后”健身达人,通过自行车健身相知、相爱,希望以低碳环保的婚礼给自己留下一份难忘的记忆

 

  向“人优先”过渡

 

  据统计,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据测算,如果中国小汽车出行的增长比例每年减慢2-3个百分点,则每年可以减少燃油消耗580万吨,减少碳排放1780万吨。

  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博士认为,中国机动化进程放缓并不容易。这一判断基于几个趋势:中国的小汽车生产能力越来越强大;能源价格总体下降;新能源汽车技术进展迅速。

  “到2050年,可能每个中国家庭都有一辆车,包括各种能源类型。小汽车进入中国人家庭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了车不一定要天天用它。如果单纯依靠小汽车解决出行,我们的城市和环境肯定是不堪重负的。”杨新苗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

  为了推动慢行交通,自2010年以来,住建部分3批在95个城市开展了相关项目。对于步行和自行车的定位,住建部《导则》指出的方向是:特大城市、大城市主要用来解决中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的接驳换乘。中小城市则希望作为主要交通方式予以重点发展。

  杭州是其中的典范,去过这个城市的人,无不对其公共自行车系统印象深刻。

  经过多年的发展,杭州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公用自行车系统,包括8.41万辆公共自行车,3354个服务点,每隔300米就有一个服务点,1小时内可免费使用,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旅游频道评为“全球8个提供最棒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城市”之一。

  据统计,近年来杭州主城区慢行交通的分担率达到65%,最高日租还量将近45万人次。在一个“你心目中最理想的上下班方式”的调查中,杭州市民对自行车的认可度超过了汽车。这得益于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人性化建设,包括足够宽敞和连续的专用自行车道及人行道,在红绿灯旁有专为骑车者和行人设立的遮阳棚,推广机动车礼让行人和自行车的理念,以及提供信息查询、车位寻找等服务。

  这些经验在全国140多个城市被不同程度地借鉴。深圳、厦门、昆明等地积极开发了沿海或环湖自行车路线。济南则尝试将部分道路的四条机动车道改为三条,给步行和自行车留出更多空间。“步行和自行车有一个特点,你邀请它,它就会多;你为它设计得好,它就会多。”住建部交通专家蒋冰蕾说。

  作为杭州的反例,广州的经历耐人寻味。

  早在20世纪90年代,广州就开始出现交通拥堵的苗头。在大力支持公共交通的同时,广州选择通过压缩自行车的空间,来为小汽车出行创造条件。例如一些主干道在主要时段禁行自行车,很多慢行道允许机动车使用等。到了2010年,广州自行车出行比重由33.8%降到13.3%。

  “通过路权分配和交通管制,破坏了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生态系统,两者从此一蹶不振。事实证明,汽车的泛滥对交通的负面影响远大于自行车。”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曾滢认为。近年来,广州尝试用绿道来点亮慢行系统重建之路,为居民提供环境优美的步行和骑行空间,到2015年6月,广州累计建成绿道2763公里,覆盖36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800万人。

  路权问题、设施的连续性和人性化的问题、交通安全问题等等困扰自行车出行的难题,都需要各地城市和交通部门一一破解。

 

 

公共自行车启用 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难在观念的转变

 

  “推行慢行交通,最大的难题是人的观念。”蒋冰蕾说。蒋冰蕾在住建部工作多年,曾是中国第一位交通女博士。她曾经看过一个调查,40%的中国人买车动机是为了“显得体面”。对于一个刚拥有小汽车不久的社会来说,大多数家庭希望有车并且乐意用车。

  数据显示,相比东京、首尔等国际大都市,中国的汽车家庭平均拥有率最低,然而使用比率最高。蒋冰蕾说,这种观念在部分专家和政府决策者那里也存在。她读大学时,老师们都在研究如何让中国人拥有更多的车,而非相反。他们认为汽车比步行和自行车更重要,也导致一些城市不愿意将资金和精力投入在慢行交通上。

  “但是老百姓的观念在转变,我的家人和朋友都是如此”,蒋冰蕾说。她很理解当前阶段国人对小汽车的依赖,但是她对此有个比喻:“小汽车好比电钻,许多家庭都有一把,但或许可以不常使用。”

  身在北京的杨新苗博士拥有两辆小汽车,但为了节约时间,他选择骑自行车上班。“开车的话,最快15分钟,最慢1小时15分钟,但自行车20分钟肯定能到办公室。当然我也得忍受尾气和空气污染。”

  不同于美国人平均单程20公里,根据调查,大部分中国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在7公里内,这是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可以解决的范围。

  “中国人告别温饱的时间还不长,转变观念有人需要10年,有人需要5年,有人一辈子也绕不过弯来,没关系,慢慢调整。要知道,中国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关于自行车的集体记忆,大部分成年人都有骑自行车上下班或上下学的经历,这一点和国外非常不同。”杨新苗说,“我们会发现,以前我们最熟悉的模式,是可以回去的。”

  杨新苗认为,未来的中国应该是多种交通方式并存,而政府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各种出行方式能够均衡发展。

  雾霾是北京近几年绕不过的话题。根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空气不好不愿意骑车。“这是一对矛盾。绿色出行本身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方式。我觉得应该首先提倡多乘坐公共交通,等到天气好时,就选择骑自行车出行,一步步让大家接受这个理念。如果重雾霾天气,我们也不建议过多户外活动,或者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交通规划部部长姚广铮说。

 

 

公共自行车站点,市民正在用手机扫描租车

 

  走中国自己的路

 

  “中国政府对慢行交通的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世界银行交通专家、驻北京代表宗延说。世界银行和中国住建部打交道始于1995年,当时中国的建设部等部门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在北京召开城市交通研讨会,就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开展讨论。会议形成的《北京宣言》,其中第一条原则就是,“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

  “这个理念对当时的中国决策者是个震撼”,宗延表示。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国际上的经验需要认真分析是否适用于中国。事实上,美国和欧洲就非常不同。美国‘开车+住在郊区’的交通模式始于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能源危机时,美国就进行了反思,他们一直在尝试调整,但回到慢行交通已经变得困难。”宗延说,“今天中国城市交通遇到的一些问题,可能源于缺乏可持续的城市交通发展远景,及缺乏客观的学习国外城市交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这背后有观念的误区,也有GDP的驱动。”

  宗延认为,当务之急一是从源头改,即从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改,让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优先,以人为本;二是加强土地集约化混合利用,让居民就近出行以减少交通需求;三是打造服务于街道居民的“人本交通”,兼顾不同人群的需求。

  “住建部现在做的不错,在抓导则,抓培训,这些非常重要。源头还是理念要改,以人为本”,宗延说,“另外,政府行为一定要和市场行为结合。”

  “推广慢行交通,中国只能走自己的路子,而这需要很多创新。”杨新苗说,2008年,清华大学团队曾做过一个网站,邀请志愿者放弃开车、改用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经过测算,此举一共减少了9000吨碳排放,通过碳交易得到了30万元。这给了他一些启示。“以航空业为例,其碳排放量巨大,也有足够动力去购买碳排放配额。这部分钱能否用于城市居民的自行车补贴?或者,能否让开车的人来负担骑车人的费用?当前的技术手段很容易实现。这种物质激励可能会产生非常实际的效果。”

  蒋冰蕾则提供了一组数据:每天骑行15分钟或按照4公里往返(可能比平均通勤距离还短),一年可燃烧相当于4.5公斤体重的脂肪。每天步行或骑自行车10~20分钟,不但简便可行,而且效果良好,是最健康的出行方式。

  不得不说,这对于肥胖人数已经仅次于美国的中国人来说,的确也是采用慢行交通的一个非常有力的理由。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