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西岛安居乐业
——访三亚台资企业协会会长陈明哲
本刊记者 张 娟
约定的采访时间到了,如果不是一个从前见过陈明哲的记者介绍,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正大步流星地从远处走来的那个皮肤黝黑的“海南人”,就是我们要采访的对象——三亚台资企业协会会长、西岛海上游乐世界的董事长陈明哲。
“我曾有过失败的经历”
陈明哲是台湾嘉义人,他说自己来大陆已有十多年的时间,1992年,在台湾从事旅游项目的陈明哲第一次来三亚投资,当时正值海南房地产热,他也热情地投资资房地产项目。不久,由于受海南房地产低潮泡沫经济的冲击,他几乎是血本无归,陈明哲说当时自己是“落荒而逃”——“值得庆幸的是,当时只买了地,还没开始盖房,不然今天三亚也会有我的‘烂尾楼’”。1994年,陈明哲带着亏损的伤痕转赴东北,在沈阳从事电脑网络、娱乐行业。但由于对行业不了解,再加上不熟悉当地的环境,经营处于亏损状态,1996年“水土不服”的陈明哲返回台湾。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思索后,1998年陈明哲又重新回到海南。谈到再返大陆的原因,陈明哲说在他看来,台湾的市场已饱和,而大陆市场广阔,改革开放带来更多的机会。总结自己投资失败的教训,陈明哲认为,做生意还是要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开始,因此他选择了在三亚市大东海经营一家潜水公司。在这过程中,他发觉和台湾自然环境相似的海南,有着无可替代的热带旅游资源优势,他把目光瞄准了距三亚市西8海里、面积2.8平方公里的西岛。
“西岛是最让我心醉的地方”
西岛又名玳瑁岛,位于三亚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从空中鸟瞰,西岛像一只游弋在碧波上的海龟。传说是观音娘娘派来三亚镇守南海的神龟。这里沙滩洁白,椰林拥翠,空气新鲜,海水湛蓝清澈,毫无污染。秀丽的热带海岛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陈明哲说他看中的西岛不仅是它迷人的自然环境,还因为它有中国惟一的热带滨海城市三亚市作为依托,它拥有两个国际机场、亚洲最大的佛文化苑——南山佛文化旅游区。
陈明哲说他自己的出发点是,要想长久做一个项目,不能杀鸡取卵,必须先保护后开发,这样才能“靠海吃海”。1999年5月,他们与当地海洋部门在西岛成立了一个监察站,主要是防止有人在附近海域敲珊瑚、炸鱼、进行违章作业等。陈明哲介绍说西岛在开发前几乎是个荒岛,岛上垃圾很多,他们前后用了三年的时间来清理岛上和周围海域的垃圾。
陈明哲开始投入到开发西岛的项目中来。从1999年7月28日开发立项,到2001年元月1日开始对外营业,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他的许多朋友认为简直是“神速”,自己对项目进展速度也感到很满意。他总结之所以有“西岛速度”,一是政府的办事效率高,当地政府很善待台商,在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上,尽心尽责,关怀倍加,一般办理相关投资手续仅需要五天左右,比台湾要快;二是因为我们是独资,会开得比较少,说干就干。陈明哲说目前公司已斥资一亿多元人民币修起了码头,购来三十多条快艇、香蕉船、海底观光船,开发了潜水基地等游乐设施,把西岛建成了一座集旅游、观光、休闲、饮食、购物、度假、游乐于一体的岛屿游乐城。从开业至今,游客络绎不绝,日平均游客达2000人,旅游旺季时能到3000多人,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收益。陈明哲介绍说,来旅游的大多是大陆游客,每天来此旅游的台湾同胞平均有80人,连台湾前“法务部部长”廖正豪也慕名而来。西岛的美丽,也吸引了2002年海南欢乐节首届国际人体彩绘艺术赛事在此举行。在记者采访他的同时,台湾三立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的两位记者也在岛上对他进行“跟踪追击”,制作饮食节目。陈明哲笑说从前在台湾时,他生意做得不算大,没什么人认识他,现在借西岛的美丽,自己的“知名度”可能会有一些了。
当然,对陈明哲来说,开发西岛的过程远没有现在讲起来这样轻松。回忆起来,昔日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在炎热的太阳下勘查地形,头皮晒伤、脚底磨破,每天来回在岛上穿梭,想停也停不下来。在没电的夜晚,由于忍受不了屋内闷热,只能睡在树下或沙滩上。“这种艰苦都算不了什么”,陈明哲说最让他难忘的是2000年10月份的那次大台风,他们为美化小岛精心栽种的花、草、树几乎全被摧毁,岛上一片狼藉,要不是200多村民合力抢救,海上的船只和设备也保不住了。不过通过这件事,也让陈明哲感动在心,他说,岛上居民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像是做自家的事情一样帮助抢救设备的情景,使他永远铭记在心,西岛淳朴善良的民风更加坚定了他在此投资的信念。

|
看着这个小岛一天比一天热闹,生意日渐兴隆,陈明哲已将投资重心从台湾转移海南。他说,目前在西岛,他仅开发了108亩地,还将投资7.8亿元再开发1000亩,扩大游乐范围,增加旅游设施和丰富游乐内容。他说,随着粤海铁路的开通,来海南旅游的交通成本大大降低,到海南旅游的游客将成倍激增。他戏说:“天生丽质的海南有了投资者的开发装扮,会有那么多人来钟爱她,海南岛是幸福岛!而三亚将是一座幸福的城市。”陈明哲说他对这里的投资环境极为满意,没什么可担心的。现在惟一让陈明哲害怕的就是刮台风。
陈明哲还介绍说,居住在岛上的有3000多居民,原先家家户户祖祖辈辈都靠打鱼为生,年收入不足2000元,西岛的开发使他们的腰包开始“鼓”起来了。30岁的廖学锋现在是西岛海上游乐世界的潜水教练,他告诉记者,他是岛上人,以前他们是靠海吃海,最初在西岛开发的时候,大家很担心,怕没了饭碗,现在岛上的人大多在陈先生的公司工作,他每月基本工资能有七八百元,加上奖金、提成之类收入还会更多些,他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对目前的收入也算满意。他说公司开发时很注意岛上环境的保护,他自己觉得祖辈生活了多年的地方变得越来越漂亮,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来西岛旅游,他感到很自豪。
对在大陆投资充满信心
陈明哲是三亚台资企业协会会长,针对有人提到的“台商来大陆投资,早来早死,晚来晚死”的极端说法,他说分几种情况,其中一种是有的台商来大陆投资失败了,回去后就怨这个怨那个,其实做生意在哪里都可能有成有败,这是正常的;另一种是在大陆赚到钱了,回去不敢讲,怕被扣税。陈明哲说,台商到大陆来投资已是一种趋势。目前到三亚投资的台商就达116家,主要从事热带农业开发、渔业加工、旅游业等,整体状况还不错。台商来大陆投资主要看中的是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给投资者以很大的空间。陈明哲说台湾高雄有一个林边工业区,区内原来有20家大型企业,三年前由于企业污水问题处理不当招致当地居民抗议,而有关部门未能很好地协调,现在区内的19家企业都转到上海去投资了。
陈明哲说现在大陆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这是别的地方不可比拟的。他说自己有几年时间没到北京了,半年前到大连去开展销会路过北京,“我哪里都不认识了,太厉害了,不可想象!”海南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1992年我来海南时,三亚还没有机场,我从海口坐大巴过来的。”
陈明哲说他对西岛的投资充满信心。他的家人多次来海南,大家都很喜欢这里,他计划把在台湾的太太和三个儿子接来,专心致志经营好他的西岛游乐业。陈明哲现在公司里有10多个台湾人,大多是他的亲戚,随他一起过来做西岛的项目,其中有两个人还娶了大陆女子做太太,他们同他一样在海南已经过得很习惯了。
陈明哲说他准备在50岁时退休,带太太去环游世界,他说自己急急火火地干了这么多年,很有意义但也很疲惫,他无限感慨岁月的流逝:“转眼间人就变老了,我也曾经28岁,也曾经很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