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李可华拿到了美国总统青年学者奖,当时已经被哈佛大学破格录取。
*不到20岁就从哈佛大学毕业,同时进入医学研究院深造。
*这样一个出色的华裔孩子是如何培养的呢?
*她的妈妈用饱醮情感的笔触告诉我们——
培养华裔美国状元之路
李刘自汉(美国)

2000年获美国总统青年学者大奖,克林顿总统接见获奖的李可华 |
今年5月,我们家可称得上是三喜临门。月初,女儿可华应邀在美国天才及资优学生双年度表扬大会中,就自己的成就与成长的心路历程发表专题演讲。讲辞数度赢得满堂喝彩,深深感动了与会的2400位资优教育专家、学生家长和受奖学生。会后我们全家被来宾团团围住,要求签名合影并解答他们的问题。演讲的实况录像被送至全美许多学校播出,看到可华声名鹊起,一家人也颇感荣幸。第二喜是月中迎来女儿生日,她挥别了清涩的19岁,正式踏进了娇美的双十年华。第三喜也发生在这个星期,女儿在6000多人的注视下,穿着加佩金星,象征成绩特优者的黑色学士服,走上礼台,从校长手中接过哈佛大学生化系的毕业证书,达到了医学研究院的入学资格。
众多的毕业礼物中最弥足珍贵的一份厚礼却是来自中国,由中国海协会出资,可华与其他20位美国最高学术大奖的华裔得主,一同畅游北京、西安和上海。此行不但完成了女儿多年的寻根心愿,也在她漫长而艰辛的学医路程开始前,留下一段最美好、最有意义的回忆。
8月中旬,女儿刚依依不舍地从中国归来,又立刻整装离家去学校参加医学研究院的新生训练,我们也参加了新生家长训练,为期三天的训练在隆重壮严的加袍典礼中落幕。仪式中我们看着女儿以稳健的步伐走上台去,由医学院院长亲自为她穿上那象征助人济世的白色医生制服,心中的激动与安慰超过了两年前我们应邀陪同女儿前往白宫接受克林顿总统亲自颁奖时的心境。
女儿可华自幼聪明乖巧,加上中国人注重家庭、勤奋学习传统的熏陶,学业获得的奖状不计其数;才艺方面——小提琴、钢琴、歌唱、作文、英诗比赛奖杯奖牌也是林林总总。每次得奖,都会有关心可华的中外家长及相关媒体问及她的成功原因和方法,在我的眼中其中的确有一些值得回味的经验与故事,我愿意借《今日中国》杂志与大家分享。

李可华是父亲李恕庆和母亲李刘自汉的掌上明珠。 |
多与子女相处,使用爱的教育,循循善诱。
智育与知识的灌输永不嫌早
人为万物之灵,人类天赋的亿万个脑细胞,连爱因斯坦也只用了不到10%。沉目在世界各国的专家研究报告中,国人的智商平均值总高居钟型智慧曲线的顶端。我只是善用可华优渥的心田,用不断的关心与鼓励,经过长期灌溉,使她自然而然地绽放成一朵令人骄傲的艳美的花朵。
还记得女儿两岁半时,公公在美遽逝,大人们在婆婆的客厅里赶制花圈、花篮。我拿了几本童话故事书,要可华去自我寻乐。忽然在哀凄肃静的堂屋一角,传出一个雅嫩的童音,伴随不时的掀页声,可华一字不错地朗读完那本“灰姑娘”的故事书。亲友们惊得目瞪口呆。我倒是心知肚明,可华根本还未学英文拼音和认字,哪有念书的本事?其实这是她每晚临睡前,我们让她选几个故事念给她听,伴她入睡。她最爱“灰姑娘”,时间久了自是耳熟能详。次日,在众人瞻仰遗容的地方,小华又语出惊人,她指着真花用英文说“鲜花”,指着假花说“人造花”,给肃穆的气氛平添了几许诙谐。其实,这也是前一天亲友们交谈时的话语不经意地留在她的小脑袋里罢了。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给可华买的玩具都富有教育性和启智性。在她幼年的玩具中,有一具可活动和拆搭的女性人体模型,附件还有一个胎儿。我们教她怎么玩,也同时告诉她各器官的名称。她一会儿装出怀有宝宝的妈妈,一会儿又拼成没有怀孕的女士。这些玩具玩久了,“胎盘”、“脐带”、“脊椎骨”等长长的英文字,都出现在可华4岁的儿语中,也孕育出女儿童稚之年就立志行医救人的理想。

靠自己弹奏出美妙的乐章 |
培养阅读习惯,及早学习一种或数种乐器。
中国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西方人说“知识就是力量”。要想将来提升自己生活的品质,进而服务大众,请教书本这个专家是最便捷的途径。我们从小为女儿助读、陪读、领读,渐渐把她领进了自读的大门,使她学会了在书中寻找快乐与满足。
记得她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我们带婆婆回中国探亲,在上海南京路西路的一家大百货商店里,我们忙着采购,小不点儿的女儿捧着一本厚厚的原文名著《小妇人》专心地读着,被一位服务员注意到了,这事立刻传遍了整个商场,大家都跑来看这个会念英文书的中国“洋娃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书看多了,也练就了女儿的写作才能。初一暑假的尾声,女儿不停地在电脑前“嘀嘀嗒嗒”快速敲打着,她用大学女生宿舍作背景,写了一篇中篇推理小说。开学后,功课忙了,她把那篇小说当写作课作业交上去了,英文教师看了,立刻寄到华府英文教师联合总会,总会看了怀疑是旁人代笔。不久之后,可华被唤到校长室,他们以小说题目命题,让可华即席为文,事后证明两文出自同一手笔。这一创作,使女儿荣获“全美最有希望的少年作家”头衔,这篇小说也刊登在总会的期刊上。
音乐和数学同源,君不见五线谱上的“豆芽菜”——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都是算术中的分数值?我们为提高她日后的数学能力,4岁半就开始送她去学小提琴。
我相信,在国外的环境里,学音乐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因为国外的小学生没有每个字回家写50遍式的家庭作业,手边的时间太多,“止水生虫”,这样容易学坏。所以我们尽可能地送女儿去学各种技艺,帮助她成长,也借机把她的时间塞得满满的,无暇他顾。
小提琴指法困难,又不易掌握。初学时,女儿也曾为拉琴像“杀猪”而吵闹着退学,可我们一直坚持。日子久了,她知道一对二,拗不过同心的父母,只好乖乖练琴。我们用赞美代替责骂,于是她琴就越拉越好。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常常担任交响乐团第一小提琴手,高三离校前,她坐了全州青少年爱乐交响乐团首席。
由难入简,学了小提琴,再学钢琴就简单多了。女儿8岁又被一位钢琴老师看中,收作入室弟子。学琴的路途遥远,我们冰天雪地、披星戴月地接送很是辛苦。所幸女儿手巧,领悟力强,第二年开始一连6年统领A级至F级本城钢琴比赛冠军,不负名师的期望。
声乐方面,也许受益于多种乐器训练,她吐音准确,无师自通。高中入选与5位纽约职业歌剧演员同台,用德文演唱德国名剧《魔笛》。该剧后来为山谷高中带来了一个音乐“爱美”奖。记得排练期间,女儿每天很晚才能回家,加上准备小提琴、钢琴的年赛及学科的考试研究报告,我们全家都疲惫不堪,现在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学‘有余’则仕”,这些原本为她“杀”时间的技艺训练却让女儿不必去超市打工,在家就能赚今后的学费。小学四年级时,我们送她去学美术字,没想到此后全区高中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奖状上都留着这个小妹妹的墨迹。提琴老师嫁女,400张典雅的请帖,也都是我这10岁女儿的艺术字。可华15岁开始教小提琴,不但教学相长,也积存了万余美金,加上三年大学各种奖学金多余的钱,在如今庞大的医学院学费开支中全派上了用场。

参加北京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时怀抱中国娃娃的李可华。 |
注意邻居朋友,熟悉各学校重点方针,与学校老师充分配合
——提供子女最好的学习环境
“藤生麻中不扶自直”,早在女儿幼稚园入学前,我就多方打听,最后决定放弃有校车接送的邻近小学的幼稚园,由我们夫妻一送一接,让她越区就读一个理念与我们相同——重视学科提升和个人教育的杰佛生小学。果然就在报名的第二天,女儿未来的幼稚园老师带着一个亲手缝制的布球玩具当见面礼,来拜访她未来的学生家庭。那位祖母型的老师,微笑着听我们5岁女儿说一些她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有这位充满关爱的启蒙老师,女儿从来没怕过上学,和师长们也都很亲近,亦师亦友,课内课外受益匪浅。幼稚园才上两星期,女儿的校长来电约我们谈话,把我们吓得心噗噗直跳。原来他想把女儿送去参加二年级生的智力测验。测验结果说可华智商在该试题能测的范围之上,女儿从此被冠上了“天才”的帽子。每天在校都有主修资优教育的老师个别教授数学、英文。即使后来转换学区,老师也去信给新学区主管,通知他们“该生须个别辅导,请使用难度较高的教材”。我的看法可能过于自信,我觉得“龙生龙,凤生凤”,智慧来自遗传,能过关斩将出国留学的父母,只要教导有方,海外的华裔子弟都不难出类拔萃。
可华小学二年级时,我在能办得到的车程范围之内,实在找不到满意的初中和高中。虽然还有5年,我决定“孟母三迁”,搬家趁早。经过一阵子忙碌地售屋、觅地、盖房子之后,我们搬进了现在的社区,四邻全是医生,可华学医的信心更坚定了。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美国学生长长的暑假,一不小心就荒废了三个月的宝贵光阴。女儿四年级以前的暑假,全天候参加本地科学馆办的各式各样的科学探索研究营。五年级开始她得到各大学给的资优生奖学金,就离家到各大学去学些超龄的电脑、数学、化学、生物和人类疾病学。暑假也因此变成女儿最快乐的时光,与一群和她资质、年龄相仿的朋友同上课、同打闹、同做恶作剧,女儿开心,父母放心。高三暑假我们把可华送到哈佛,想让她念一门适合高中生的基因入门,她却执拗地去念哈佛大三学生才能选的生物化学。没有学过有机化学的基础课,又是高中生,哈佛当局以“不可能念得下来”拒绝了她的请求。可女儿并没有放弃,她征得教授同意,再加眼泪攻势,哈佛最终允许“试读”。可华卧薪尝胆,一边念生化,一边自修有机化学,期中考试后助教到处找不到女儿的答卷,原来教授拿去做标准答案了。期末考完,女儿高高兴兴地抱个大“A”回家。
女儿从高二暑假开始就跟随有名的摩瑞教授,在他的实验室做帮手,研究如何用基因工程去改善亚洲儿童最多的兔唇问题。
充分利用暑假,也是可华二十不到,修完大学课程的主要原因。
父母以身作则,热心公益,培育子女的领导才能、荣誉心和责任感
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美国,注重通才教育,推崇的是样样都行的领袖人才。美国学生第一大奖是由总统授勋的总统学者奖,这个奖在选拔过程中,考试成绩只在预选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复选和决选中的评审重点都是课外活动的成就、写作能力、领导才能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和丈夫李恕庆从未有过“自扫门前雪”的观念。14年前,他创办华人协会,造福海外华人。我设立中文学校,传授世界最美好的中国文化,还多年担任本城资优学生家长会总干事和会长。女儿看见母亲为资优教育而奔走,她感到骄傲,也开始效法。
可华高一就被老师推荐为本城高中教育与学习研究委员会的学生代表,与教育主管、专家、校长、教师平起平坐,一同决定未来高中教育方针,编纂教材,决定次年的预算。
年节时分,女儿常到老人院用她优美的琴音安慰那些孤寂的老人。
大学期间,女儿担任荣誉生宿舍副总裁,用她小时学过的美术,绘制海报劝学生多用功、少酗酒,进而担任文理学院院长顾问和美国艺术、科学、工程联合会代言人。
教育子女本来就是天下最难的工作,在海外教育华裔子弟又更有地区性的挑战,但只要有虚心、爱心与耐心,终能培育出杰出的华裔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