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记录中国55年社会历史变迁
(1952-2007年)
《今日中国》曾以《中国建设》为刊名报道中国近40年,按照创办人宋庆龄遗愿,1990年更名为《今日中国》。无论是过去的《中国建设》,还是今天的《今日中国》,都与中国的时代脉搏息息相通。她以独特的生活化视角,展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迁。55年的《今日中国》,与中国的历史与发展并肩同行。
50年代:名人记大事
60年代:自力更生
70年代:生机初现
80年代:改革开放
90年代:融入世界
新世纪:科学发展
60年代:自力更生
20世纪60到70年代,新中国在国防和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顺利上天,成功合成胰岛素等等。这些成果都是中国独立自主地完成的,它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和泱泱大国应有风度,它奠定了新中国的发展基础,也为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打下了基础。
但是,提起20世纪60年代,人们必然会想到“文化大革命”,在这场长达十年的政治运动期间,许多期刊先后停办了,而本刊是坚持出版的寥寥几家刊物之一。本刊在“文革”中也出现过严重失误,宣传了一些“左”的东西,受到国外一些读者的批评。
《东方红》史诗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而创作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新中国文艺史上的杰作,里程碑式的作品。这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它在文学、诗歌、音乐、舞蹈、布景、灯光、音响许多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工作,成为后人在这方面的重要参照物,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山。近40年,虽多有模仿,但都不能超越。
大型史诗东方红由3000多个表演者参加。演出通过合唱,独唱和舞蹈的形式展现了中国革命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立伊始至今的光辉历程。去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之际举行了首场演出。头14场演出是在能容纳1万人的人民大会堂礼堂举行的,包括3000名来自五大洲的外宾在内的15万观众观看了表演。数百万的观众是通过电视观看演出的。
这场八幕歌舞剧有力而生动地表达了人民的革命愿望,反映了毛主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伟大成功。其中,毛泽东思想成为贯穿全剧的灵魂。
东方红充分利用了在过去的革命战争中创作出来的音乐和舞蹈形式,并使之成为表现全剧主题的媒介。剧中每一部分的主题曲都是那个时代最广为流传的革命歌曲。这些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歌曲表达了革命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和感情。
——摘自《东方红》,刊于1965年第1期
大庆油田和铁人
1960年,大庆还是一片荒原。数以千计的工人从全国各地来到大庆,没有路,没有房子,没有足够的汽车,钻井设备不齐全,甚至日用品都很缺乏。这是中国最困难的时候。自然灾害使国民经济受到暂时困难。与此同时,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反动派竭力进行颠覆活动和经济封锁。
面对茫茫的草原,大庆工人说,“现在开始建设意味着艰苦的劳动和汗水。国家缺少石油,这是最主要的问题,
我们不能坐等。我们要为人民高速度、高水平地解决好这个问题。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切为了石油。没有房子,住在帐篷里、破旧的牛棚里或陋室中,一些人在地下挖个坑睡在里面。
铁路把设备运到了。没有吊车和卡车,“铁人”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靠肩膀、撬棍和自制的工具将60吨重的钻井设备卸下了车,运过了草原,安装在钻井地点。钻井设备使用的水管还没有到位,他们就从远处的水塘中端回了成千加仑的水。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工人们高速度、高质量地打出了大庆第一口井。
——摘自《大庆——中国工业前进的旗帜》,刊于1971年第6期
核爆成功
1966年5月9日北京时间16:00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进行了热核核爆破。
在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核爆破时,中国政府发表了声明,阐明了中国在核武器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并提议举行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我们再次郑重声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我们坚信只要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共同努力,坚持斗争,核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中国人民和政府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继续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崇高目标与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共同奋斗。
——摘自《中国成功进行热核爆破的新闻公告》,刊于1966年第7期
人工合成胰岛素
90年前弗利德里希·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生命就是蛋白质的组合形式."今天中国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合成了最小的蛋白质.他们已经向着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并且为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证据.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对自然胰岛素的两个链进行成功拆分和再组合的国家,第一个通过对人工B链与天然A链或人工A链与天然B链进行组合获得晶状胰岛素的国家,
也是第一个成功完全合成晶状胰岛素的国家. 自从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在1965年9月17日第一次成功合成胰岛素,他们已经生产出57批合成物质,全部具有生物活性.其中的5批经提纯生成胰岛素,他们在晶体状态和生物活性上与天然胰岛素别无二致.
最初中国不能生产合成胰岛素所需的氨基酸.但是自力更生的观念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我们的科学工作者毫不迟疑地开始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一个科学突击队就掌握了制造十几种氨基酸的方法.中国科学家在完全合成胰岛素方面取得的成功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摘自《揭开生命之谜》,刊于1967年第3期
长江大桥飞架南北
全国各地的工人们把能为建设南京长江大桥做贡献看作是一种荣誉和重要的职责。山海关桥梁厂负责建筑钢梁,天津钢丝厂送来了新开发的高强度钢丝,武汉桥梁建设设备厂送来了所需的设备,天津和辽宁的化学厂工人们为大桥生产出了一种新的钢梁漆,可以保持许多年。
1964年的秋天,大雨磅礴,长江水面上狂风卷起大浪,摔打在两个沉箱的抛锚系统上。 边锚的缆绳断了,只靠主锚拉住沉箱。每个沉箱的表面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被大浪摇来摇去,形成50米长的弧度。如果沉箱沉没,就会变成两个危险的暗礁。
在场的每个人都投入到了抢救沉箱的战斗。大浪裹挟着漂浮在江面的杂物,缠绕在剩下的随时会被拉断的缆绳上。起重机的司机冒着生命危险,顺缆而下清除缠绕物。突然,向沉箱送电的水下电缆断了。几个电工马上驾驶着小艇,冒着狂风巨浪,来到配电室,从那里下到水下,修好了电缆,恢复了送电??经过了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的40个昼夜的战斗,沉箱保住了。
——摘自《建桥工人的战歌》,刊于1969年第1期
赤脚医生田间来
中国的许多问题都缘于农民问题,比如医疗卫生就是其中之一。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看病的问题解决不了,可以说,中国的医疗问题就没有解决。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兴起的农村赤脚医生,虽然医术不是很高明,但它确实解决了农民看病的一些实际困难,因而受到了农民兄弟的称赞。据世界银行的调查,仅设置“赤脚医生”一项,就将中国的医护人员比率提高了一倍;人民公社晚期每个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医疗护理水平,在其他国家约需数百美元才能达到。今天,仍然存在把医疗卫生的工作放到农村去的问题。
“Ta-Hsin,快来看看我的孩子,他病了!”
一个正在插秧的年轻姑娘听到喊声立即放下手中的秧苗从稻田里走了出来。她来不及洗干净泥泞的脚就抓起地上的医药箱朝着喊声飞奔而去。这个姑娘就是Ta-Hsin,她是上海Chiang-chen
人民公社Tungping大队的社员兼医护工作者。其他社员都亲切地叫她“我们的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全心全意地为广大贫下中农服务着。在多少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和个严寒酷暑的日子里,他们挎着医药箱疾行在窄窄的田间小路上。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后,他们常常直接去探视他们的病人,有时会整夜坐在病人床边以观察病情的发展。
有一次Ta-Hsin被叫去帮助一个难产的妇女。虽然她成功地把孩子接生下来,但是孩子却没有呼吸。她给孩子注射了强心针并试着用针灸的方法,但是没有奏效。后来,她打开婴儿的嘴,发现里面堵满了血块。她把血块抠出来后婴儿仍然没有呼吸,这时,她只有用自己的嘴从婴儿的嘴里吸出残存的血块了。一股恶臭使她觉得想吐,但是她强忍着恶心的感觉继续吸着。此时孩子的父亲已经感到绝望了,他劝Ta-Hsin放弃抢救坐下来休息一下,但是Ta-Hsin仍坚持着。45分钟后,孩子终于微弱地呼出了第一口气并发出第一声啼哭。
Chiang-chen人民公社的赤脚医生们不仅为群众医治疾病还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帮助群众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他们向社员解释为什么以及如何净化饮用水,如何选择厕所的地点,如何科学地管理和使用粪便,宣传其他关于卫生和健康的常识,并组织社员们广泛开展卫生运动。结果是当地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赤脚医生不仅成为疾病预防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为改变农村旧的生活习惯和落后面貌作出了突出贡献。
——摘自《赤脚医生》,刊于196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