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经 济

经 济

走出国门的中国银联卡 --访中国银联总裁万建华

创新之星昆明高新区
中国财经外交新姿态
成长中的中国民族品牌
巴蜀品牌保护纪实
中国县域经济:在探索中发展


创新之星昆明高新区

刘还枝 杨 明

高新区招商大厦

昆明,云南省省会,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迷人,是中国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昆明,四季如春,被喻为“春城”。北方人常常羡慕昆明人,冬天,北方大雪封门时,而在昆明,人们还可穿一件单衣站在城里的翠湖边喂海鸥呢!昆明具有连接东盟的区位优势,其边境贸易是云南的一大特色。

小开发区创大业绩

作为中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的总规划面积为9平方公里,首期规划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现已全部开发完毕。

1992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昆明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13年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如今已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也是昆明市乃至云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发区

说起高新区,昆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兴华如数家珍。昆明高新区在中国是面积最小的高新区,才9平方公里,但是单位面积产出却在中国高新区中位居前列,虽然现在只开发了5平方公里,但今年总收入可突破200亿元人民币。与沿海开放城市的高新区相比,规划面积较小,经济基础薄弱,也没有地理优势可言,在激烈的竞争中,似乎少了一些“地利”,这些年来之所以有较快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大胆探索,始终坚持不断地进行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路子,成为云南省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之一,并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能力强的发展区域。

进入21世纪,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成为昆明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2005年,昆明高新区围绕构建诚信高新区、效益高新区、和谐高新区的目标,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1~6月,取得技工贸总收入122.5亿元、工业总产值107亿元的好成绩。目前,昆明高新区拥有各类企业2000多家,其中,上亿元的企业26家,外资企业120家。大批知名企业聚集高新区,形成了以新材料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环保新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高效农业为主的六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

张兴华主任办公桌后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海阔无波,海纳百川。” 高新区的发展就是这样在一路的海纳百川、招贤聚才中,突显出了自己的特色。

招商引资亮点频现

美的(Midea)集团云南客车奠基仪式

昆明高新区的历史就是招商引资的历史。1990年建区伊始,高新区就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成立了云南省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招商引资机构,建立了金鼎科技产业基地。以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宗旨开展工作。1992年,成功引进了一批实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与项目。2000年以来,高新区加大策划力度,实施以园区招商的新举措,先后策划建立了昆明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园、云南软件园、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园区。

2004年,高新区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成功引进了现代新昆明建设第一个新型工业化支撑项目——云南美的客车基地,建成了西南第一家公共型保税仓库,同时建成的云南高新技术出口基地已成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昆明高新区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香港等国内发达城市以及美国、新加坡、泰国、俄罗斯等国家建立了招商网络,拓展了招商渠道。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拉动性强的大项目、大企业进驻昆明高新区,为高新区加速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终坚持以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把引大项目、建大产业、促进大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围绕主导产业,适应外资进入方式的变化,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招商引资亮点频现。

特色产业聚集地

昆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兴华。

建区以来,引进企业项目总投资实际到位资金154亿元,吸引了美、俄、英、德、日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进区兴业,外向型经济逐步扩大。经云南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56家,占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的80%,科技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以上,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高新区产品总数的80%左右。依靠当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技术的优势,形成了一批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极具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

建区13年来,昆明高新区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55亿元,工业总产值59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在30%以上,企业累计实现税收总额41亿元。2004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58亿元,工业总产值117亿元,增加值41亿元,出口创汇2.3亿美元。按实际开发面积或产业占地面积计算,单位面积产出均居于西部地区乃至中国高新区的前列。

通过招商引资,大批科技型企业进入高新区并快速发展,推动了区内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基地发展迅速,创新活跃,形成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中小企业引进培育机制。孵化企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增强,成为了高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高新区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完善道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公交、超市、银行、电信中心、保税库、人才公寓、中小学校、商住小区、体育活动中心等社会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加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云南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进一步改善了高新区的投资发展环境和创业创新环境。产业发展和社会功能项目的相互支撑,使昆明高新区已经成为昆明市的科技新城区。

招商引资项目的引进带动了人才的不断聚集。至2004年底,区内已聚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2万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1%,其中硕士450人,博士104人。高新区已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创新创业的人才聚集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企业就业人数达5万人,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引资思路“五个转向”

昆明高新区在实施招商引资思路时的“五个转向”成了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密钥”。

 

省市领导在高新区视察现代新昆明建设支撑项目。

“五个转向”,即从吸引分散的投资项目和资金转向引进集团式的投资项目和资金;从吸引一般粗加工组装项目转向产业基地项目;从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转向引进技术、资金密集型项目;从吸引中小企业、项目为主转向引进知名品牌企业、项目为主;从吸引企业直接投资办厂转向使引进企业更多地采用控股、参股和并购方式投资。

在具体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昆明高新区力图体现“三高”,即产品档次高、技术含量高、管理水平高。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昆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兴华以“以人为本,以才兴区”、“知识孵化卓越,科技创新未来”来勉励自己,高素质创造出的高效益正在昆明高新区成为现实。

5平方公里创造200个亿,昆明高新区创造的奇迹是中国大地上科技正在不断转换为成果的一个典范。这片投资热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昆明这一四季如春的地方,他们共生、共存、共赢。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