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地方写真

地方写真

定西 :由不宜人类生存到山青民富

漳浦:海峡西岸的明珠,投资兴业的热土
建始:打造和谐之音
桂林:投资热土,生活乐园
长机科技
健全连锁经营网络 提升为农服务功能
正是满园春色时
大庆:激情写明天


正是满园春色时

——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扫描

斐 然

火车一路从南向北,把记者从繁花掩目热浪灼人的首都带到了春意盎然的黑龙江省大庆市。打开车门,踏上这片黑色的土地,一股清新的气息顿时迎面扑来,使人倍觉神清气爽。清晨的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静而安详,一层氤氲的晨光浮游在城区上空,空气里飘荡着醉人的花香。汽车滑行在宽阔如湖面的街道上,湛蓝幽远的天空、伸手可及的白云、散发着诱人香气的五瓣丁香、律动着抽出嫩芽的垂柳,这一切使人有如面对一个初生的婴儿,不敢发声,不敢妄动,继而又有种轻飘飘的感觉,似是已变成了一缕雾气,穿过鳞次栉比的炉林,离开红墙白瓦的楼群,荡到了城市上空。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1959年大庆油田被发现,1960年开始开发建设,1979年正是建市。

大庆市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畜产品生产基地。

大庆高新区建于1992年4月,同年11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57.13平方公里,建有主体区和宏伟、兴化、林源三个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具备承载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能力。高新区主体区位于大庆市东部,距省城哈尔滨机场150公里,南临滨洲铁路,东接哈大高速路,301国道穿区而过。

大庆高新区经过13年的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化工、新材料、农牧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和医药六大主导产业。

今朝春意正浓

大庆高新区自1992建立以来,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截止到2004年底,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84亿元,工业总产值 852亿元,工业增加值196亿元,利税109亿元。2004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56亿元;工业总产值266亿元;工业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长48%,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市地方工业经济总量的41%,拉动全市地方经济增长12.9个百分点;利税29.8亿元,同比增长42.5%;财政收入4.83亿元。

构筑起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建设了一批科技含量比较高、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工业项目,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2家,石油和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农牧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医药等六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在石油和天然气化工领域,建成了油田化工集团公司、华科股份公司、南垣集团公司、飞马集团公司等40多家骨干企业,形成了190亿元的生产能力。在新材料领域,建成了长垣管业公司、汉维管业公司、奥维型材公司、竹田公司等20多家骨干企业,形成了60亿元的生产能力。在电子信息领域,培育了三维电子、华创软件、振富

科技、自动化仪表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30亿元的生产能力。在机械制造领域,培育了以力神泵业、永磁电机、宏启抽油杆、飞驰减震器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25亿元的生产能力。在农牧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培育了以北亚乳业、银螺乳业、大庆乳品厂、华人健康食品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在医药领域, 以华科医药、北兴制药等为代表的现代医药特色产业也已初具规模。

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高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高新技术企业244家,实施火炬计划项目总数128项,其中国家级58项,省级70项。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及技术性收入162.4亿元, 占全区产品销售收入的61%,有70多项高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国家创新基金、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项、国家产业化示范工程、省发展高新技术专项等省级以上各类计划项目。大庆石油学院、八一农垦大学、哈医大大庆校区、哈工大大庆工研院、东北林大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等陆续引进和建设,使大学园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大庆软件园去年9月份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1992年原国家科委经国务院授权批准大庆高新区规划用地面积为6.8平方公里。1995年经原国家科委批准辟建宏伟化工园区和兴化化工园区,规划用地面积分别为4平方公里和3.5平方公里。2001年启动建设林源化工园区,规划面积 1平方公里。适应产业发展和新城区建设的需要,2003年对高新区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修编后的规划面积为208.5平方公里,其中主体区109.7平方公里,宏伟化工园区58.9平方公里,兴化化工园区14.2平方公里,林源化工园区25.7平方公里,目前已通过黑龙江省城市规划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正在修改报批。主体区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完善,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教育、金融、商务、居住、商贸等功能也得到了配套发展,基础性功能不断提升。

未来成竹在胸

按照大庆构建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的总体构想,大庆高新区在大庆未来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创业为主题,以项目开发建设为核心,培育六大主导产业,建设八大专业园区,构筑三大发展优势,打造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把高新区建成全市高新枝术产业的主导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现代化城市的示范区。

培育六大主导产业。到2010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以上.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业,依托油田化工集团、蓝星,华科、久隆等企业,发展甲醇、醋酸、合成氨等石化产品深加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300亿元。新材料业,依托南垣实业,汉维管业,竹田公司等企业,发展新型管材、新型墙体材料等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农牧产品精深加工业,依托日月星、泽龙股份、北亚乳业等企业,发展大豆、玉米、乳品加工等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电子信息业,依托三维电子、佳昌科技、华创公司等企业,发展软件开发、电子信息材料等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50亿元。机械制造业,依托力神泵业、奥维电缆、大丰油科等企业,发展石油石化专用设备、重型机械设备等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医药业,依托华科制药、北兴制药等企业,发展中草药、生物医药等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建设八大专业园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培育电子园、软件园、医药园、新材料园;农牧产品加工园区,培育大豆产业园、玉米加工园、乳制品园;机械制造园区,规划建设航天科技园、三一重工园;轻工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彩印包装园、塑料制品园、家用电器园;出口加工园区,建好保税仓、内陆港、物流中心;宏伟化工园区,培育石油化工园和天然气化工园;兴化化工园区,培育壮大精细化工园;林源化工园区,建好轻纺工业园。

构筑三大发展优势。一是科技人才优势。进一步引进大学和科研院所,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使科技和人才成为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环境功能优势。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城区综合功能,努力营造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健全的法制环境和良好的舆论环境,全面提升人口聚集力、产业承载力和综合服务力,使高新区成为全市硬环境最好、软环境最优、吸引力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三是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深化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改革,建立起灵活的用人机制、合理的分配机制、完善的保障机制,充分激发高新区人的创业热情,增强高新区的发展活力。 为确保各项发展目标的完成,大庆高新区将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创建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 着眼壮大主导产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依托“哈大齐工业走廊”大庆项目区,加快园区建设步伐;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立足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
返回页首
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