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投资热土,生活乐园
聚焦国际投资新走廊
在许多人心目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作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旅游业一直被当作是桂林市的支柱产业。但是就经济规律而言,单一的产业往往不足以支撑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这一点,在同样以旅游著称的苏州、杭州等地已得到了充分验证。因此,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推进工业化进程就成为了桂林市的必然选择。在旅游立市,工业强市的战略指导下,桂林市的城市定位正在被逐渐地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新兴工业城市形象正日益深入人心。
桂林市的战略指导思想是,通过加强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以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区为依托,采取一区多园的模式,来扩大园区的面积,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工业项目的容纳能力。为此,从2000年开始,桂林市就有选择地将市内的工业企业迁往郊区,在原有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建立了苏桥园、铁山园等多个工业园区,确立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
在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泛珠三角经济圈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日益广阔的今天,位于泛珠三角、西南、东盟三大经济圈结合部的桂林,就成为沟通中国大西南与东部沿海经济、中原经济和东盟经济体的重要桥梁。桂林,以前所未有的聚焦态势,正日益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
聚焦苏桥、铁山园
桂林区位显要,交通便利,已构筑成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四通八达的复合式、立体化便捷交通网络。通往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桂海(桂林-北海)高速公路、建设中桂林经梧州至广州的桂梧高速公路、北面经衡阳通往湖南长沙的桂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高速公路500公里左右可直达长沙、广州,直达货运公路运输24小时内可抵达香港、澳门,形成南北连线、东西贯通的网络布局,与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
桂林国家高新区苏桥园、铁山园,分别位于桂林市的西区与东区,共同构筑桂林高新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的格局,成为提升桂林经济发展的强劲双引擎。
苏桥,桂林国际产业卫星城
苏桥园位于桂林市西南,距市区26公里。按照总体规划、分区布局的原则,苏桥园由苏桥园工业园区和苏桥新区生活区组成,规划为生态产业区、行政商业区、文化教育区、休闲度假区等四大功能组团,总规划面积达65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为28平方公里,人口20多万,构筑成功能完善齐全、充满生机活力的桂林国际产业卫星城。
桂林苏桥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铁山园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吉才说,从战略定位来讲,苏桥园主要是泛珠三角经济圈发达地区,或者说重点是广东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转移的基地,同时也是国内外著名企业的招商引资项目落户的一个基地。因此,苏桥园从一开始就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态势,高起点、高速度进行开发建设。目前园区已呈现出强势的开发建设规模,在水、电、通信等九通一平基础上,完成了园区三横两纵一环的主干道建设,景象日新月异。一期A区已成功招商,吸引了包括耐克、阿迪达斯运动休闲产品制造商、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橡胶机械、高新技术离子交换纤维加工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项目入驻,初步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格局。
随着桂林苏桥工业园一期开发建设项目迅速发展,众多的入园企业入驻、动工兴建和投产,为解决入园企业与员工的居住、饮食、商业购物、文化休闲娱乐问题,2005年6月,位于苏桥园区中心区域的生活项目正式启动。生活区内拟建15栋住宅及公建楼房及一座32层高楼的星级大酒店;规划设计以城市发展为前提、以人为本,按城市功能区分为商业区、高尚休闲区、高级生活区、普通住宅区,形成总体动静分区,集住宅、商业购物、文化休闲娱乐、美食餐饮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生活社区。达到建筑与环境相适应、与生态相融合,人与建筑,城市与建筑和谐共生。
苏桥吉祥民俗文化
在中国民间,福、禄、寿三星是并列在一起的,分别代表福运、官禄、长寿,成为三位一体不可分的民间吉祥文化的核心,合称福禄寿。旧时人们喜在堂中悬挂福禄寿三星图,象征三星在户的吉祥,以求生活幸福美满。因此,民间有三星在户、福寿绵长之说。福、禄、寿是人类永恒的美好追求。
在苏桥周围几十公里之内,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三星吉祥民俗文化。它有凤山的福星文化,有百寿的寿星文化
,还有两江和四塘的禄星文化。在三星拱照之下,它既有象征三星吉祥的古汉墓群和唐代古桂柳运河的历史文物,还有东、西、南三登的三星寺庙文化,更有灿若星辰的众多历史名人。实行科举制度的将近1300年间,广西一共出了10名状元,这10名状元中竟有8名出自以苏桥为轴心的三四十公里范围之内,这真是一个奇迹!还有一大批进士、举人、将军等等。民国年间有代总统李宗仁,此外,还出过两位陆军上将、两位省主席。考试考中状元,做官做到宰相、总统,可谓禄运之盛,无人可比。在这块方圆几十公里的风水宝地上,堪称地灵人杰。
以苏桥为轴心的三四十公里范围之内的寿星文化,同样灿烂辉煌。距苏桥30余公里外的百寿岩中的百寿图,则是寿星文化的集大成者。据当地老百姓传说,古时有廖扶一族人结庐居于岩前,日饮岩前的一眼丹沙井水,皆长寿百岁以上,廖扶本人更是寿高158岁。一个几百人的家族都活到百岁以上,可谓寿运之绵长无人可及。南宋绍定己丑(公元1229年)知县史渭有感于这个传说和当地百寿老人众多,欣然挥笔写下一个大寿字,并寻经查典,广征博引,制作百寿图,经年始成,然后请刻石高手匠人将百寿图刻于岩内,至今已近800年。如今百寿图在海外,尤其是在日本、东南亚乃至欧美的影响仍存,许多海外华人视百寿图为民族文化之精品,把她作为家族的传家之宝。
铁山,桂林高科技产业园
与苏桥园互为犄角之势的铁山园位于桂林市东南近郊,距市中心5公里,紧靠城市二环路和东绕城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铁山园规划总面积12平方公里,由铁山工业园区和铁山生活区组成。依托良好的产业优势与交通条件,铁山园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利用园区位于桂磨公路旅游通道与漓江东畔的地理优势,鼎力发展总部经济,建立融商务办公、研发、营销及休闲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园区。
按照名企、名家、名牌加名城的开发思路,铁山园将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及国内外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进驻。目前铁山园已吸引了电子、软件开发、纯净水生产等多家企业入园发展。园区计划用10年时间,分期完成12平方公里的园区开发,实现总投资约40亿元的规模容量。美丽的漓江从铁山园区穿流而过,构成园区无可比拟的生活居住、休闲观光条件。漓江河畔,绿水常流,得天独厚的工作、生活、居住环境,堪称桂林绝无仅有的珍稀宝地,园区幽雅的生态环境,祥和的人文氛围,浓郁的科技底蕴,为投资商搭建了一个高起点、多元化、全方位的投资创业舞台。
投资桂林
近年来,桂林市依托工业园区建设,以引资、嫁接、重组等多种形式,成功地实现了与上海复星、杭州娃哈哈、浙江万向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同时还引进了韩国大宇、美国英格索兰、日本NEC、英国皮尔金顿等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2004年,桂林市引进国内资金项目1422个,合同金额219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项目63个,合同资金1.08亿美元。
经过近两年高效、有序的开发建设,苏桥园、铁山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5年6月21日至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桂林市召开全区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现场会。会上,与会代表对苏桥园、铁山园的开发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显要的区位交通优势,良性的投资创业优势,使桂林苏桥园、铁山园成为国内外企业家投资创业、生活居住、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
“得势者得天下”。以创领之势崛起的桂林国家高新区苏桥园、铁山园,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投资发展,共兴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