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特别报道 >

特别报道

品尝北京生活滋味

厨房:烹制苦辣酸甜

购物:选择赤橙黄绿

我健康 我快乐

我有车 我烦恼

链接

“装修”温馨 “装饰”个性

链接

 



“装修”温馨 “装饰”个性

文/侯若虹 图/冯 进

专业视听间搬进家

于先生品味着历经7个多月时间才“搭建”好的家,欣慰的笑脸上不时流露出一丝苦恼。

人到中年的于先生花了7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新家的装修。他在花费上百万元购买了位于北京亚运村的公寓后,又用近五十万元进行了装修。

于先生将新家装修成自己喜爱的欧洲古典风格,客厅不像多数中国家庭那样以电视为中心,而是让一座欧式壁炉和旁边的沙发占据了客厅的焦点位置。他说在家中与到访的朋友闲谈是他最喜欢的生活方式,所以客厅的装修与别人不同。在家中他还精心装修了一间视听室,木质的地板,墙面和天花板都装上了吸音材料,一看就知道主人是十分专业的音响发烧友。于先生原来学习的是无线电,并十分热爱音乐。现在他拥有自己的公司,专门制做音响设备,经济收入十分可观。因此他有条件购买足够大的房子,并投巨资装修。

虽然一般家庭不可能像于先生这样为装修投入那么多资金,但人们对居室的舒适、美观的追求是一样的。因为将家居装饰一新可以最快捷地使生活变得新鲜而有朝气,并且跟上时代的潮流,而且装修的过程会让人得到自己设计生活的快感。近几年,中国人在装修上的投资成为仅次于买房、买车的一项大额消费,带动了建筑装饰业的繁荣。

在于先生家,我们恰巧见到从山东青岛来看望儿子的于妈妈。于妈妈在青岛的家是一套三居室的旧房子,前两年也装修了一下,只是把原来的木窗换成塑钢窗,把墙重新刷白,把水泥地面铺上强化复合木地板,没花太多钱。她说:“老房子,干净就行了。”对儿子家的装修,老太太虽觉得好看,但又觉得太花钱了。她指着客厅里一个硕大的欧式灯座说:“你看这东西有什么用?还花好多钱买,给我都没地方放。”

对自己的住宅进行装修,这在中国人过去的生活中是没有的。那时的住宅只是由房管所或各自单位隔几年将墙壁用大白粉刷一遍,对破损处进行局部维修。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逐步取消福利分房制度,越来越多的人将原来的公有住房买了下来。拿到产权证后,人们有了“装修”的概念,开始考虑如何让属于自己的住房更加漂亮、舒适。

装修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最初,人们大多遵循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实用为首要目的。比如将阳台封闭起来增加使用空间;将厨房水池下面的空间做成储物柜来存放杂物;将老式盥洗室的墙壁贴上瓷砖可以在里面冲澡等等。从未涉足过房屋装修的人们,在风格上则是互相模仿,一家人用地板革铺地,相邻的人家就会跟着将地面铺上相同的材料。后来有人觉得宾馆、饭店的装修豪华气派,就在家里也将门、窗框、暖气片用木头包起来,天花板用石膏做花式吊顶,墙上贴塑料壁纸,地上铺化纤地毯。

随着中国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家庭装修的理念更趋向讲究风格、品位和个性化了,即更强调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适合自己,才是自己的家。”30岁出头的赵雪松对自己家的装修十分满意。他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经理,学习美术的经历令他钟情于中国传统艺术。他家的装修风格比较现代,却让古朴的中式传统装饰品占据主要位置,传统和现代在他的家里和谐相容。赵雪松的得意之作是在不大的三居室中,布置了一间茶室。木质地板、竹质窗帘,用松木树根制做的茶桌,使这间不大的茶室里飘散着大自然的清新和温馨生活的气息。喜欢茶艺的主人,在忙碌了一天后可以得到完全的休息和放松。

装修的滋味

在于先生的家,我们对客厅的欧式壁炉、功能齐全的吧台赞叹不已。但于先生却反复说,装修尽管不错,还是有很多遗憾,没有达到原来预想的效果。比如因为卫生间的管线设计无法改动,使得洁具的放置位置不甚合理。卫生间的施工质量也有问题,装修刚完,就有一片墙的瓷砖脱落等等。

几乎每个搞完装修的人都是这样,在千辛万苦地完工后,最初的感受并不是快乐,而是在感叹“终于完了”之外,疲惫的他们眼中看到的尽是不尽人意的地方和数不清的需要收尾的工作。

其实,于先生请的是专业装修公司,施工质量总体上是有保证的,而且还有一年保证维修的制度。假如不找专业公司,而找“马路游击队”的话,后果就很难说了。所谓“马路游击队”,是那些在马路边找活儿干的农民工。他们在地上放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承揽家庭装修”。低价格是他们的优势,但没有质量保证。在出现墙面开裂、水管泄漏、地板隆起之类的质量问题时,他们早已去无踪影。

不过有趣的是,虽然现在的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专业装修公司,但在购买装修材料时,却大多还是自己动手。这是因为市场上的装修材料品种繁多,价格千差万别。如果让装修公司去买材料,很多人是不放心的,他们更愿意在市场上找到价格合适,也符合自己心意的材料。

于先生家主要的装修材料都是他亲自选购的,从地板、瓷砖、墙纸,到洁具、厨房整体橱柜、灯具、各种五金材料,以及家具、装饰品。几个月下来,原来只懂音乐、音响的于先生,已经成了半个装修专家。他开玩笑地对我们说:“你们现在谁要装修,我可以无偿提供设计和所有材料选购方面的咨询。”

买装修材料的确是一件非常有学问的事。笔者的一位朋友在装修前做了市场调查,预计花6万元完成装修。可是两个月装修下来,她发现自己花了近8万元。她说:“不是说便宜没好货吗?我不懂材料,只好买贵的,不超预算才怪呢!”何况建材市场上还会有 “陷阱”,比如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等。因此自有装修以来,消费者对建材质量的投诉率一直居高不下。

有待规范的建材市场

琳琅满目的家装超市给人们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

装修建材市场的良莠不齐,与迅速膨胀的装修需求有一定关系——谁都想从中抢一块肉吃。而且据专业人士分析,中国的住宅建设可望保持每年15%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全国至少需要建设城镇住宅15亿平方米,农村住宅35亿平方米,还有29亿平方米的旧住宅需要改造。不管新旧住宅都有装修的需要。不过近几年,随着这一巨大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商投身其中,在数量上供大于求之后,竞争也凸现,焦点集中在质量上。

在北京的三环、四环路的周边,已有100多家大中型建材市场。这些市场出售的商品一般是囊括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家具、家居用品,并有专业家装公司的咨询服务。许多市场已改变过去出租柜台的简单方式,建立了市场准入制度。只有具备合法资质、产品有质量保证的商家才可以进入。在亚运村附近的“居然之家”,还实行了“先行赔付”的办法。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而厂家拖延或无力赔付时,由市场先向消费者赔付,再与厂商协商解决问题。2001年冬天,这个市场销售的一种暖气管出现漏水,使若干消费者家中新铺的木地板损坏了。厂商虽承认过失,却无力支付赔付,于是由居然之家及时向消费者做了赔付。这样的服务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一般的质量问题可以赔偿,有些问题却是不好解决的。近两年,由于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而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事件,常见诸报端。已有受害者就此向法院提起诉讼。

建筑材料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消费者很难准确了解。2002年初,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经销商和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拒绝销售和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解决。

今天的装修行业正在变得越来越规范。同时今天的消费者也在变得越来越成熟。于先生所在的那座公寓里,许多同时装修的业主联合起来,分头对各种材料进行市场调查,弄清其品质、价格及环保性能等等,然后集体同材料商议价签协议。“不过,这也太累了。如果再买房子,我就买已经装修好的房子。”说这话时,于先生显得很无奈。

不久前国家建设部有关人士提出,提倡住宅建设单位为人们提供已完成装修的商品住宅。对此,人们的反应不一。反对者认为,这样将限制人们的个性化要求。这的确是个两难的问题,最终的解决办法,恐怕还要由市场作出选择。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