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指舍利的供养地——宝鸡
依
凡
2002年2月23日,历代供养于中国大陆陕西扶风法门寺地下宫殿的释迦牟尼佛祖指骨舍利,首度赴台湾接受供奉瞻礼。在第一站台北市就造成轰动,仅在停留的四天中,前来瞻礼的信众总计超过三十万人次。该舍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九大奇观。而扶风县法门镇所在的陕西省宝鸡市,也一下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宝鸡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辖10县2区。总面积18172平方公里,总人口367万,其中城区面积555平方公里,人口51万。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也是新兴的工贸城市和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话”说宝鸡
宝鸡古称“陈仓”,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城东南鸡峰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而改称宝鸡。
雄踞八百里秦川西端的宝鸡,是国家确定的陕西关中高新技术和星火产业开发带的重要一极。这里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机械、电子、仪器、有色金属已成为优势产业,数控机床、重型汽车、石油钻采设备、铁路器材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依托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宝鸡正朝着中国西部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制造业信息基地的目标大步迈进。
宝鸡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由于处于四个对称省会城市西安、兰州、成都、银川的中心位置,宝鸡成为中国境内欧亚大陆桥上的第三个大“十”字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起着承接东西联结南北的作用。
宝鸡南依秦岭山脉,北临黄土高原,渭河穿城而过。立足于“山川秀美、突出特色”的宝鸡城市建设者们,以创建中国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充分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南北两条林带、中间一片水面”的带状生态园林城市景观即将形成。宝鸡市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计划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市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100万,成为中国西部百万人口大城市。
目前,宝鸡城市道路总长由1991年的99公里增加到243公里,总面积增长到233万平方米,现已形成东连西安、西达兰州、北至银川、南接成都的四条干线和110条支线公路网,逐步形成东西快捷、南北顺畅的环状城市道路网络。宝鸡城市园林绿地及广场建设工程完成公共绿地铺设436.5公顷,新建多个市民公园及市政高新、文化、教育3个绿地广场。
“游”说宝鸡
宝鸡是中华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之一,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宝鸡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佛教圣地法门寺和太白山、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驰名中外,为中国西部的旅游热点地区。
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的法门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它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
1987年在清理倒塌后的宝塔地基时,发现了塔下地宫,出土了4枚释迦牟尼佛家舍利及20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1.96米的迎真身金银花、4面12环锡杖、金丝袈裟等稀世珍宝。
1988年11月,为保存这些珍宝文物而建成的法门寺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每天都有1至2万人涌向这里。至此,法门寺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历史悠久的还不只是法门寺,位于宝鸡市东南的太白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中华名山,海拔3767米,是中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山上植物依海拔高度呈带状分布,动物资源丰富,有“动、植物宝库”之称。这里山势险峻,峡谷幽深,高山区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冰斗湖、角峰、石河、石海、石流坡、石坡、石圈、冰冻岩柱等自然景观,可谓是一个“露天地质博物馆”。太白山顶终年积雪,山下汤峪河谷口却有温泉涌出,水温达70摄氏度。1992年,以这里的森林景观为主体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正式对游人
开放,成为中国海拔最高的国家森林公园。
随着以城市基础建设为平台的旅游业的发展,宝鸡正在一步步地走出国门,向世人展示着她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丰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