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2022两会>记者直击>周琳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振疫后经济复苏——访全国人大代表刘自明

2022-03-08 17:42:00 【关闭】 【打印】

  

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大桥局原董事长刘自明

    3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进展情况,表示要将一带一路打造成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开辟新的发展前景。 

  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大桥局原董事长刘自明。他介绍疫情下海外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施工情况,以及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方面取得的创新性突破。他表示,尽管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冲击,共建一带一路仍保持良好势头,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扎实推进。 

  作为世界一流建桥国家队,中国中铁大桥局是一家集桥梁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土建施工、装备研发四位于一体的承包商兼投资商,是世界上建桥最多的企业,建造了一大批精品桥梁工程。这其中,不仅有世界最长跨海桥——港珠澳大桥,还有非洲大陆最大跨度斜拉桥——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等等,推动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刘自明先后供职于中铁大桥局和中铁大桥设计院,刘自明说,两家企业自主开展海外项目设计和施工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足迹遍布东南亚和非洲20多个国家。我们的工程分布在安哥拉、南非、摩洛哥、赞比亚、坦桑尼亚、加纳、苏丹、塞拉利昂、毛里塔尼亚等国家。他说,这有助于我们把中国的工程经验成功地应用到海外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设计、施工、建造、研发四位一体的专业优势。 

  虽然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工程技术人员始终坚守在非洲工程项目上。他介绍说,加纳、坦桑尼亚的在建工程从未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停工,并且根据工程需要还在不断派遣工程技术专家赴一线开展工作。 

  据刘自明介绍,非洲的项目现在尽可能实施属地化管理,即从中国派出工程技术人员,而劳动用工则主要招收非洲当地居民,这既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岗位,也提振了当地经济、促进人民增收。部分非洲籍员工先在中国实习培训,再带着在中国学习的技能,回到祖国或者派往非洲其他国家从事项目施工和管理工作。工程建设的硬联通是一个方面,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发挥骨干作用,带领家乡的人民建设美好的家园,真正实现心相通 刘自明对本刊记者说。 

  谈到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他表示,中国政府已经向世界庄严承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们不是被动地减少碳排放,而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建造工艺流程实行改造,主动降低能源的消耗,达到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目的,他说。 

  他进一步补充道,在走出去参与海外项目建设过程当中,虽然不同国家对减少碳排放的标准和要求不尽相同,中国企业应该主动把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应用到国际项目中,实现标准的软联通,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谈到中欧班列开行量和货运量再创历史新高,刘自明表示,中铁大桥局总部所在的湖北省武汉市位于中国腹地中心,地处长江中游,自古以来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如今,高铁、普铁和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使武汉可以直达国内任何一座省会城市,东北到哈尔滨,西北到兰州,乘坐高铁都不超过10个小时。 

  中欧班列在湖北有武汉、宜昌首发列车直达欧洲,国际物流变得非常便捷。他说,借助武汉的交通区位优势,未来将重点打造国际铁水陆空联运的交通枢纽优势,通过买全球、卖全球,真正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