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2022两会>记者直击>周琳

百姓的柴米油盐 大国的民生关切——奥斯卡获奖导演柯文思聊“两会”热词

2022-03-10 16:45:00 【关闭】 【打印】

  

柯文思Malcolm Clarke工作照


    “脱贫”、“小康”、“乡村振兴”、“防疫是今年“两会”上关乎民生的高频词汇。老外是如何理解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专访了英国知名纪录片导演、两届奥斯卡奖得主柯文思(Malcolm Clarke)。 

  脱贫 

  说起“脱贫”,柯文思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到访中国的情景。他说,“在中国旅行的过程中,看到各种贫困的生活景象,跟世界上其他贫困地区并无二异。”当时,他觉得如此庞大的人口要摆脱贫困必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事实证明这一过程虽然艰巨却并非漫长 

  他告诉记者,在“脱贫”之前,那些贫困人口受制于物质生活的贫乏,劳作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努力维持生计。人们关注的不过是庄稼地里的植物长势,担心严寒或者干旱造成庄稼欠收,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的劳动。 

  如今,农村贫困人口的吃穿用度得到了基本保障,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通过技能培训获得了跟城里人一样的工作机会,孩子有学上,老人就医更方便。当然,他们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的社会,这将是未来中国社会面临的深刻挑战。 

  “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似乎进行了一场彻底的社会变革,”柯文思说,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之前贫困人口数量,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摆脱贫困,中国政府和人民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也是让人敬佩的。如今,他再次回到中国,这里已经有几亿人的中产群体,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他们拥有舒适的生活、稳定的收入,也各种机会来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柯文思表示,中国与他第一次来时已经截然不同。中国理应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这是所有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成果,也为很多还在贫困线边缘挣扎的国家树立了榜样。他说:“过上美好生活是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应享有的平等权利,无论他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还是非洲国家,人人都理应享有实现梦想的机会,让生活变得更好。中国所做的正是很多人希望在自己国家看到的!” 

  “小康” 

  对于柯文思来说,“小康”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他曾执导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通过讲述普通中国人日常的生活琐事,展现中国开启的全面小康之路但他坦言,在拍摄这部纪录片时,他并不了解“小康”,也不想去宣传中国的政策,或者教育人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他说:“我就是聚焦普通中国人的真实生活,捕捉那些‘触碰人心的瞬间’。” 

  在中国拍摄的这段日子,他来到了中国西南部山区,再一路向东,穿越大半个中国,直到东部沿海的浙江和上海,遇到了不同生活经历的中国人。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在中国发展的大潮中,把握发展机遇,一步步改变着自己的人生。 

  这段经历让柯文思对“小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小康’并不只是消除贫困,更是让每个中国人充分发挥潜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康’是有关中国梦的追求和实现,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中获益。中国也正成为一个更加公平和宜居的国家。”他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乡村振兴 

  谈到“乡村振兴”,柯文思表示,他很高兴这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项优先发展事项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农村到城市迁徙的人口。“大量的劳动力从西部迁移到东部,进入那些资源密集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推动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农村的人力资源变得贫乏,造成了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打工谋生与思念家人成为这个群体面临的人生困境。 

  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可能生活,吸引那些住在城市的人回流到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和熟悉的乡村社区,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振兴自己的家园、村庄和市镇。柯文思说,这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再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 

  说,中国曾经是一个农业国家,现在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工业国家,并且拥有先进的技术。但是中国仍需要自给自足,农村仍需要充足的劳动力。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人才。让勤劳的中国人民愿意扎根农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更好的未来,这是绝对必要的。 

  防疫 

  柯文思现在定居在上海。他说,自己曾在伦敦、纽约、洛杉矶、巴黎等城市都生活。“它们都是世界级的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拥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活力四射、文化多元。上海不仅兼收并蓄,并且在城市的运营管理上都优于这些城市。 

  他以疫情的控制管理为例,过去两年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中国迅速而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上海政府更是展现出了强大的精准防控能力。对比那些西方国家,他很感恩自己生活在中国的上海,这里让他感到非常安全。中国政府从来不逃避责任,始终在保护中国公民的安全和福祉,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维护每一个公民的健康,”他说。 

  上世纪80年代,上海似乎是唯一一个敞开胸怀拥抱西方文化的中国城市,任何对中国感兴趣的西方人,首选都会来到上海。时至今日,上海的外籍人士仍然数量庞大且活跃,很少有老外在上海生活会担心无法融入其中。柯文思说:“在这个高度国际化和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城市,你很容易找到家的感觉,并享受跟朋友们自由交流的畅快,这里的一切已经深深融入了我的血液。”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