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旅游

猪年说猪

2019-01-30 16:17:00 【关闭】 【打印】

  农历2019年是己亥年,即人们常说的猪年。谈到猪年,不得不提到猪文化。事实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猪文化经历了历史的漫长变迁,其内涵日益丰富。

  历史上,汉字中的“家”与猪有着直接的渊源。汉字的“家”,由一个宝盖头和一个“豕”字组成,宝盖头表示的是一座房子,“家”就是房子下面养个猪,可谓无猪不成家。古时生产力低下,养猪表示家境殷实。甲骨文中的“敢”字,表示徒手捉猪之意,因此,猪也是衡量人是否勇敢的标尺。此外,猪也常被称作“金猪”“乌金”。叶舒宪先生曾说:“养猪致富之路在中国自古及今都为人称道, 用乌金来称猪, 表达了人们对猪的美好寄托。”这些寄寓吉祥的称法, 体现了人们对猪的喜爱之情。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猪是一种“灵物”,因此取名叫猪者屡见不鲜。比如:汉武帝,原名叫“刘彘”,《晋书》记有叫“孔豚”的人,《魏书》记有叫“薛野猪”的人,《金史》记有叫“完颜猪儿”的人……西汉末年的王莽还把他的精锐部队取名“猪突豨勇”,意思是勇猛、精锐。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人把战舰命名为“野猪”,以表示勇猛和必胜。《南史·王琳》记载:“琳将张平宅乘一舰, 每将战胜,舰则有声如野猪,故琳战舰以千数,以野猪为名。”由此可见,在古人看来,猪是聪明、刚烈、勇猛的象征。

  猪文化,是建立在猪、猪年和中国文化赋予猪许多寓意和象征基础上的特殊文化。古代人们与猪生活密切形成的习俗和习惯,构建了事实上的猪文化,而在长期的养猪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以及生产生活中不断演变出来的价值内涵,进一步推进着猪文化的发展。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生肖猪,被赋予聪明才智和良好祝愿, 让猪成为人们喜爱的灵性吉祥之物。据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曰:“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晋代人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这样赞美猪:“刚鬣之族,号曰豪。毛如攒锥,中有激矢。厥体兼资, 自为牝牡。”在民俗文化中,年画或剪纸“肥猪拱门”,更是人们视猪为勤劳致富、丰收吉祥的典型象征。

  猪在文人笔下,蕴含着丰富的蕴意。科举文化促进了猪文化的灿烂。据传从唐代开始,因“猪”与“朱”同音,“蹄”与“题”音谐,“猪”开始成为青年学子金榜题名的吉祥物。所以,在中国古代,每当学子赶考之前,亲友们便赠送红烧猪蹄,预祝赶考人“朱笔题名”。后来在新年时,人们也互赠火腿,火腿多是用猪蹄烤制而成,以预祝来年好运。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时常浮现着猪的身影。尤其在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根据民间传说,创作出“猪八戒”这一生动的文学形象。他面容丑陋,志大才疏,好吃懒作,好色贪财,六根不净,搬弄是非,但偶尔也可迸发出些许豪迈与勇敢、宽容与厚道,不时流露出几缕柔情与善意、幽默与随和。此外,猪与书法艺术的结合,开启了猪走向艺术殿堂的路径。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笔阵图》称:“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把书法上笔画丰肥而无骨力的现象形容为“墨猪”,生动勾画出猪的慵懒笨拙姿态,形象描绘出缺乏劲道骨力之书法败象。“墨猪”的术语从此流传下来,不仅形成了千年书法的审美观,也使猪走进更宽的领域。

  时至今日,中国的猪文化仍然十分流行, 如曾经风靡网络的《猪之歌》《猪坚强之歌》就是新时期猪文化流行的一种表现。目前,中国各地几乎都有在新年用猪举行祭祀活动的民间习俗。

  总之,猪和其他生肖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用历史的、辩证的、全面的、客观的眼光对待猪生肖,对待历久弥新的猪文化,才是正确的态度。唯有牢记猪贪图安逸的教训,把持住守真憨厚的本性,才能更好地把握猪文化的精华,铸就猪年的人生风采!

 

  丁一 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