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通俗地说,就是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这一大自然为地球涂抹的热烈色彩,最早是由中国学者发现并命名。虽然说,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有红层地貌分布,但景观分布最广泛、发育最完全的地区,正是喜爱红色的中国,而且中国的红层地貌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也是大自然赋予中国这片土地最特殊的礼物。
目前,中国已发现丹霞800多处,而其中广东丹霞山、浙江江郎山、江西龙虎山、福建泰宁、湖南崀山、贵州赤水等6处,是最能代表中国丹霞地貌的区域,展现了中国南部美丽的丹霞景观,具有景观和美学的突出普遍价值。此6处区域全面展示了丹霞地貌从青年早期到老年期的完整演化过程,其独特性、完整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也为中国赢得了一个国际品牌。2010年,此6处区域统一以“中国丹霞”为名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丹霞地貌命名地——广东丹霞山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又名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丹霞”一词出自中国的古诗词,原意是形容天上的彩霞,而这里的红色崖壁,远看就像天边的彩霞,因而被称为“丹霞山”。1928年,中国学者冯景兰来这里考察,看到这些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的红色砂砾岩层形成的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于是把形成这些红色的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之后,越来越多的类似的地貌被发现,丹霞地貌正式成为学术用语。丹霞山遂成为中国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及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的模式地。
作为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丹霞山由三座相连的山峰构成,由南向北依次为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三峰之中又以海螺峰最为雄峻。据地质学家的考证,早在2000多万年前,丹霞山一带原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后来由于地壳上升,湖身露出地面,岩层受风雨侵蚀,水流冲刷,才变成现在这样的峰林奇观。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丹霞山风景区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等众多的奇石胜景,主要景区有阳元石,长老峰,翔龙湖,八寨和锦江画廊。其中阳元石和长老峰是以自然风光浏览为主的。丹霞山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早上,可以在丹霞山看到日出的奇观和滔滔云海;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春夏秋冬,四时景色各有不同。站在峰顶遥望四周,丹霞山的全貌尽收眼底,层峦叠翠,巍巍的山峰耸立在一片浓郁的绿色中,奇异的形状构成一幅幅生动的景。
早在12世纪初,丹霞山就吸引了众多的修行之人在这里建造庙宇,开辟道场,参拜活动络绎不绝,历代文人墨客也在此留下众多的诗文题刻。因此,丹霞山名胜古迹甚多,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高原峡谷型丹霞的代表——贵州赤水
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赤水市是一个旅游城市,也是一座以水命名的城市。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一支支流,也因为中国工农红军曾在这里四渡赤水、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而闻名全国。
赤水河中下游的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处中国最大的红层盆地——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部,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积达1200多平方千米。赤水丹霞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发育了茂密的森林景区,有高达95%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是珍稀、孑遗植物桫椤等生长的场所。众多的河流从山顶奔泻而下,发育了典型的丹崖——峡谷地形,山谷间有数量众多的梯级马蹄形丹崖赤壁和瀑布群。丹崖赤壁发育的高度、宽度和体量之大,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较少的人类活动,这里包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森林公园——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和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及数以千计的独立景点。区内峡谷、绝壁、溪流、飞瀑遍布,景观以地势高兀、谷地深狭、悬崖飞瀑为主要特色。
佛光岩是赤水丹霞核心区内的著名景区,以“丹霞绝壁、天下奇观”的大白岩和“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五柱峰为主体景观。大白岩是一处高234米,宽666米,弧长1000余米的环型丹霞石壁,像一本巨大的天书摊开在半天云海中,阳光照射下石壁艳丽如霞,一挂瀑布从石壁中部跌落,飘散的水雾如烟如缕,赋予赤壁灵动的活力。相邻不远的五柱峰由五座塔柱一样的丹霞山峰构成,重叠的石柱上生长着无数草蕨和青藤,与出露的红色石壁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赤水有“千瀑之城”的称号,景区内悬崖飞瀑随处可见,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赤水大瀑布。赤水大瀑布原名十丈洞大瀑布,它高76米、宽80米,堪与贵州境内的黄果树瀑布媲美,是世界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也是长江流域上最大的瀑布。瀑水从悬崖绝壁上倾泻而下,似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几里之外声如雷鸣。瀑布周边水雾弥漫,阳光照射之下,呈现五彩缤纷的彩虹,偶尔还能看到奇妙的“佛光环”。
碧水丹山大观园——福建泰宁
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三明市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为主体,兼有花岗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是一个大型综合性的地质公园。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沟壑纵横,是由80多处线谷(一线天)、150余处巷谷、240多条峡谷构成的峡谷群,峡谷深切、丹崖高耸、洞穴众多。而且区域内水系发达,多期构造活动形成的复杂断裂系统加上流水作用,形成了峡谷曲流为特色的地貌特征。千奇百怪的山峰石柱、遍布神秘的丹霞洞穴、深邃幽静的峡谷曲流,组成了神奇灵秀的水上丹霞。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由石网、大金湖、八仙崖、金铙山四个园区和泰宁古城游览区组成。其中大金湖园区的重点景区寨下大峡谷景区,是青年时期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它由3条峡谷首尾相连而成,呈环状三角形,好似一条金色苍龙蜷卧在群山之中,故又名金龙谷。
寨下大峡谷是观赏丹霞地貌的绝佳地,有着典型的赤壁、洞穴、巷谷、线谷和堰塞湖。大峡谷两旁危崖突兀,壁立千仞,难得见到阳光,幽深得近似于封闭状态,走入峡谷中顿生隔世之感,恍若世外桃源。天穹岩是寨下大峡谷最引人入胜处,倒悬着的红色崖壁顶端,有一直径约20米的凹岩,内有数百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丹霞洞穴,大洞套着小洞,洞中有洞,鬼斧神工般高悬于头顶,在谷底看来宛如一座神圣殿堂的穹庐,令人眼花缭乱。
千百年来,泰宁的历史衍变,都与神奇奥妙的丹霞岩洞息息相关,众多的丹霞洞穴,有的成了僧尼修行的圣地,有的成了学子苦读的净土,有的成了农人居家的乐园,有的成了灵魂安息的归宿。这里孕育了泰宁的人文历史,彰显出泰宁独特的丹霞洞穴文化群落。
链接:
湖南崀山丹霞——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总面积108平方千米,是难得的环保型山水自然风景区。崀山属于中等侵蚀程度的丹霞地貌,正处在“风华正茂”时期,青年、壮年、晚年各个时期丹霞地貌都有发育,是中国丹霞景区中丹霞地貌发育丰富程度和品位最有代表性的景区之一,是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馆。
江西龙虎山丹霞——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这里同时拥有古火山地貌、丹霞地貌两种地貌景观,其中以其山水相依的丹霞地貌最为出名。龙虎山丹霞颜色暗淡,年代久远,风化的比较成熟,是老年早期丹霞的代表,可以说是孤峰成景。这里的丹霞属于宽谷疏散型峰林丹霞,两山之间非常开阔,距离大都在50米以上。上清河是景区内的一条骨架水流,区内长约43公里,从南东至北西流贯全区,组成丹山碧水,在水上游览,犹如置身在山水画之中。
浙江江郎山丹霞——位于浙江省江山市石门镇境内,为典型的老年期丹霞地貌景观。在江郎山山颠,有三块巨石拔地冲天而起,形似石笋天柱,呈川字形排列,数十里外可见。江郎山以雄伟奇特著称于世,这里的一线天长高均约300米,间距却仅有3.5米-5米之时,有“中国一线天之最”之称。惊险陡峭的郎峰天游平均坡度88度,沿石壁凿有3500余级石阶,曲折攀援而上约一公里。站在郎峰之颠,东望林海,西眺旷野,让无数游客浮想联翩。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