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悄然改变的年味

2020-01-20 10:37:00 【关闭】 【打印】
  一场大雪覆盖了京城,年关将近,又要过年了! 

 

  对于中国人而言,过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盛宴。家人团聚,了却了对亲人的牵挂;祭拜先祖,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亲近故土,放下一年的奔波和疲惫,得到悠然释怀。 

  不过客观地讲,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人们都已感受到,与几十年前比,现在的年味似乎都显得淡了许多。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应该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一是人们的生活条件都获得了极大的改善,过年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不出大的变化。 

  记得小时候,孩子们都喜欢过年,因为无论家境如何,父母都会尽最大努力给孩子们做一件新衣服,糊一个红灯笼,新年到处都显得“新”。而现在,人们不需要单独在过年的时候添置衣物,除了门上的对联,别的东西和平常都差不多,“新年”的新味也就淡了。因为人们“日日新”,所以就不需要“年年新”了。 

  因为富裕了,所以人们的视野和生活空间也变得广阔起来。利用这个难得的假期,来一次境内外旅游,也成为很多家庭过年的选择。在这个日子里,因为中国人走向了世界,所以中国年也跟着一起走向了世界。如今无论去哪个国家,都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看到中国的年味。世界用开放的胸怀迎接中国的客人,而中国的客人也把祝福与吉祥传遍世界,这或许也是一种自然而有效的文化交流。 

  二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 

  过去拜年,是必须要登门的,每家每户从初一早晨到下午都人流不断。后来电话普及了,人们相互打个电话互致问候。而现在,进入网络时代后,人们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可以更高效地把祝福传达给亲戚和朋友。 

  我们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曾经过年总是有戏班子来唱戏,从初一唱到十五,热闹得很。现在,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都让戏可以常年听,那些乡村艺人慢慢地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当年的戏台也已经不见了踪迹。这几年回乡过年,偶遇有串乡说书的,也只有几个年长者还会听,年轻人却都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三是社会进步,风俗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变。 

  原来过年规矩特别多,从吃饭到放鞭炮,从拜年到走亲戚,从祭祀到祈福,有一整套完整的体系,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也在慢慢地淡出人们的生活。 

  原来的大年三十晚上都要烤火,附近的邻居将一些秸秆捆扎起来,组成一个巨型“火炬”。天黑下来之后,每一家的男女老幼都赶过来,然后将“火炬”点着,老人们烤火取暖,而年轻人则要燃放烟花爆竹。当然,火意味着来年的红红火火,而鞭炮则是驱赶“年”这个恶兽,也意味着驱走晦气。 

  而如今,大家都相信来年有好运还是要靠奋斗,“年”伤害不了我们,能够伤害我们的是自己对生活有没有坚强的决心,所以过年过程中的祭祀活动早已弱化。 

  其实,这种变化完全符合社会潮流。当年,有人向孔子问丧礼的问题,孔子就讲:“丧,与其奢,宁俭;与其易,宁戚。”孔子的意思是,重视丧礼,给死者以尊重是对的,但是,与其过于奢侈,不如俭朴一些好,因为死去的人也享受不到了,而活着的人却负担很重。这说明,无论什么样的风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都会趋于简洁。这是社会自然演化的必然选择,也符合中华文化中“大道至简”的精神。 

  但是,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中国人一定是要过年的。因为过年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日子,这里面传承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标识与精神情怀。 

  一个人只要记得过年,就会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就会有一种莫名的乡愁,而这乡愁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去寻找那个属于我们的家园。这恐怕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朴素的爱国情怀。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