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人工智能时代下艺术与科学的对话

2019-12-18 11:46:00 【关闭】 【打印】

  一场高规格展览,一场高端研讨会,一部高水平论文集,一个高级别奖项,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的四个关键词。该展围绕“AS-Helix: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这一主题,由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艺术家打造的120余件将艺术审美和现代科技有机融合的创新作品亮相其中。这些作品深刻展示了艺术家在人类认知的边界、技术创新的艺术范式、技术与艺术的协同创新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多元探索,彰显了“艺术与科学”的时代感召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集中呈现了世界各国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前沿实践成果

  融合赋予新魅力

  2019年11月1-30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上,新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纺织与时尚设计、陶瓷设计和其他体现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创新作品亮点纷呈,各具特色。来自世界各国各行业学者和艺术家结合新的技术变革,为艺术作品注入源源不断的灵感,诠释了科学和艺术的底层逻辑与哲学内涵,展现了科学与美学的深入互动。 

  亮相的艺术作品已经不仅致力于呈现艺术与科学融合带来的真实魅力,更致力于关注艺术与科学为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的推动力。人工智能应用的架构平台《索菲亚机器人》聚焦人工智能和仿真人形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前景;《脑机接口》采用反射微蚀技术,以未来人脑互连为主题,让更多人认识到强大的神经接口技术惊人的优势和潜在的危险;沉浸式新媒体艺术作品《城市记忆》引发观众对未来人类与科技关系的思考……一系列技术多样、主题丰富的创新作品,向大众传递着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的理念,让人叹为观止。逛遍展会,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走向了通往未来科技的大门。 

  其中,一组揭示化学实验奥秘的作品《重现化学》,运用摄影语言,以纪录片式的描述展现了化学世界中别样的美,让艺术与科学在镜头下“融”了起来。气体反应、沉淀反应、金属转换反应、电沉积反应等“化学实验过程”就这样被推送在眼前:沉淀朴素的色彩仿佛是飘荡在夜空中的精灵;纤细的银针散发着一缕缕独特的光辉;乌黑的铅叶勾勒出层层分明的棱角;虚实闪烁的泡泡充满着梦幻灵动的气息……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化学图景汇集在这里,抓人眼球,引人赞叹。 

  设计团队表示,要想呈现出化学之美的真实状态,其实并不容易。“化学反应受制于很多客观条件,其反应过程也存在许多偶然性,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与拍摄之后才会进行比较和筛选。化学的美就隐藏在微小的浓度差异之中。拍摄重现化学,和其他类型的摄影不同,必须先把实验做好,才能拍出好的素材。”谈及创作过程中的思考,摄影师朱文婷说,“艺术与科学都是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科学会给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艺术也会使科学更容易走近大众的视线。这也是我们创作这类作品的初衷,让更多人看见‘看不见’的科学之美。” 

  来自天津的王女士对科技十分感兴趣,她在《重现化学》这幅作品前驻足许久。“摄影作品让我从别样的角度领略到了化学之美,这是之前从未想到的。它不仅让我直观看到了美妙画面,也让我感受到人类对科技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在智能热的背后,蕴藏的其实是大众对科技和艺术前沿领域发展的兴趣和需求。大学生赵同学是一名艺术爱好者,谈及本次观看展览的最大感受,他兴奋地说:“这次展览特别有创意,充满了科技的元素和艺术的美感,构筑了由光、时间、运动与视觉、听觉、触觉相融合的新型感官空间,让我体验到了全新的艺术形态,特别震撼。” 

  “举办本次展览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展示国内外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最新成果,深入探讨艺术与科学的内在关系,不断推动国际艺术与科学的创新,促进艺术与科学的和谐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 

  探索丰富的艺术表达

  科学求真,艺术求美。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所说:“艺术与科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革命推动了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艺术与科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同期举行的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科学家、设计师、学者等,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机器学习的边界、设计在打造可持续未来中的作用、艺术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等话题展开多元对话,深入人类认知、生产方式变革、未来教育、艺术范式、设计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多领域,进行思维的交锋碰撞,为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人工智能科技极大地提升了艺术的表现力与创造力,丰富了艺术的形式与创作工具。人工智能对对联、作诗、绘画、作曲等生动案例、区块链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实践应用、设计在健康工程领域的价值探索、VR技术在医学和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领域的应用可能性,以及计算智能在拓展艺术世界方面的实践方向……一场场艺术与科技的跨领域探讨、自动化创作和开放创作的案例分析,掀起了关于艺术创新革命和科技智能经济的热议与思考,为人们呈现出人工智能时代,智能生命和人工智能创造互动性艺术作品的多种可能,提供了自然、艺术、设计与科技的融合协同解决社会性问题的多种有效方式。 

  会上,“2019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出炉,《城市记忆》《存档梦境》《共享感官》等阐述本次展览主题的九大作品获得奖项。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寻求更为大众化、平等化、共享化的人工智能艺术。一个机器人、一个动态雕塑、一个沉浸式媒体装置,都是人工智能的缩影。秉持艺术与科学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设计团队力求通过艺术元素丰富科技的表达与呈现,将纷繁复杂的科技理念融汇于文化艺术作品中,用数据和人工智能创造艺术,用艺术审美丰富主题本身的文化内涵,借助多元的表达方式,唤起人们对科学的兴趣。 

  “人工智能正引发链式反应般的科学突破,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将加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并塑造新型产业体系,对人类生活方式甚至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谈道。 

  彰显人文价值

  人工智能为艺术审美和科技创新带来了哪些可能?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如何补足短板,实现创新成果的效益最大化?这也是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科学家、艺术家、实践者思考最多、挑战最大的问题。 

  艺术界和科技领域不断涌现新的创新作品和实践成果,尽管理念不断优化、实践逐渐丰富,但依然面临挑战。对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晓波表示,当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的观念不断涌现,艺术虽然更加多元,但似乎失去了原来共有的范式对美的追求、对本体内力的坚守。 

  人工智能带来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同样值得深思。“AI更像缪斯,它提供多种选择,是人类产生灵感的工具。人类在与AI合作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从设计和技术伦理的角度来看,未来AI要进行负责任的创新,更要承担道德上的责任。”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伦理与技术学教授,斯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总编辑尤瑞恩·范登·霍文说道。 

  谈到设计在打造可持续未来中的作用这一话题时,全球设计咨询公司普睿谷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保罗·普里斯特曼表示,设计成果能够解决诸如污染、人口老龄化、交通拥堵等地球面临的问题,不仅让观众感受到设计的魅力,更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很多学者结合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合作互动历程,指出了未来探索的新方向:艺术不应该停止,而应该通过进化、遗传,将来变得越来越强大。在这个过程中,人文价值尤为重要,艺术与设计,就是以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驱动创新。 

  如今,文化和艺术都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在守护历史文化、传承时代经典、弘扬多元文化的同时,人们期待更多元的艺术表达形式,无疑,科学和艺术的融合将带来更多的可能。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