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时政>中国观察

“前所未有”的减贫新时代

2017-11-07 14:34:00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刘 畅

  前不久,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受邀出席的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介绍说,中共十八大以来,前4年已经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564万人,年均1391万人,2017年至少减少1000万人。5年平均下来,每年减贫的人数也在1300万人以上。这一数字引来很多国际人士的赞叹,认为中国取得了了不起的减贫成就。

  在近年的话语体系里,人们对于“扶贫攻坚”“精准扶贫”更为熟悉。为了大幅减少贫困人口规模,可以说,中国各级党政部门正在上下一心,以较为罕见的力度进行着“脱贫攻坚”。从统计数据上也能印证这种判断,1986年中国开始大规模扶贫,到2000年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639万,而从2001年至2010年,每年减少673万。与近5年来的“每年减少1300万”相比,确属“前所未有”“力度空前”。

  以往,对于地方官员而言,所谓的“脱贫摘帽”是心情复杂的。1986年,开始确定“贫困县”,一旦被评为“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就有扶贫政策、资金、项目滚滚而来,仿佛天降甘霖于干涸大地,很多地方的干部群众对于“贫困县”的帽子产生了依赖。同时,即便是“宣布脱贫”,也容易陷入“政绩工程”和“数字造假”的疑问和怪圈。由此,人们也由衷地期待,能够尽快实现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精准扶贫”。

  由此,中国政府对于长期历史原因导致的深度贫困地区出台了特殊政策,在修路、饮水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各地还把扶贫当作“转变作风”和“锻炼干部”的试金石,将大量党政干部派往农村基层一线,担任扶贫攻坚的“第一书记”,既加强了基层治理能力,又为“项目落地”“产业脱贫”和彻底改变落后面貌注入了活力。

  很多了解农村现状的人都知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仅仅是“成功了一半”,如何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实现“智力脱贫”,让贫困人群增加生存技能则是重要的课题。同时,多年的扶贫现实告诉我们,有很多人看上去只是“一时脱贫”,一旦家里有人得了大病,马上就会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据介绍,“因病致贫”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4%。在扶贫措施里,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分量越来越重,成为较为重要的现实问题。

  每年的10月17日是中国扶贫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在脱贫这个世界性难题面前,中国智慧、中国答案尤为重要。按照总体部署,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国的扶贫步伐也根据这一目标在不断加快。这一前所未有的决心和目标,当然要克服有的贫困地区“不想摘帽”的传统心理,也要克服“数字脱贫”的简单做法,真正做到让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和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所以,扶贫主管部门决心“到了标准就应脱贫,没到标准不能硬脱贫”。

  仅就此次扶贫举措中的“易地扶贫搬迁”而言,这些人大多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生态非常脆弱。比如,住在山上,就开荒砍树、种地、烧柴,导致贫困和生态恶化。在有关官员眼里,易地搬迁涉及1000万贫困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中央政府统一政策,投入6000亿进行搬迁,足见其决心和措施都“不同以往”。同时,为了脱贫保生态,全国有20多万贫困人口担当了“护林员”,既增加了收入,又为生态保护贡献了力量。

  来自有关部门的数据表明,各地向12.8万个贫困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对30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确帮扶责任人,在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增加。种种制度安排和措施,不光显示着扶贫攻坚的“中国决心”,更显示着在减贫脱贫方面的“中国能力”。可以说,摆脱传统扶贫的痼疾,实现较为瞩目的成果背后,是各方面的制度设计、现实举措以及国家力量投入的“前所未有”。而做到“精准”,则是实现扶贫效果的必然要求。

  对于“因病致贫”这一顽疾,提醒着人们扶贫攻坚即便再精准,也难以避免复杂的和不可预想的问题出现。扶贫之路,漫长而遥远,扶贫责任,丝毫不能懈怠。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地处边远,人烟稀少,贫困问题由来已久,能够在目标时间内解决这一问题,还有极为艰巨的任务要完成。在眼下的中国,减贫就像是一个重要标志,“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成就似乎诠释着一个社会进步发展的新时代。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