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时政>视点

东盟博览会:国际产能合作再唱主角

2016-09-28 11:26:00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文|本刊记者 李 媛 图|莫 云

    

  加快国际产能合作的步伐中,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最为引人注目。2016年9月11日到14日,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十三届东盟会)在广西南宁召开。这场面向东盟国家的国家级投资贸易展会,继2015年后再次给予“国际产能合作”更多资源倾注。

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

  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展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表示,中方愿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根据东盟国家不同需求,采用直接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和装备进出口等多种合作方式,积极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

  此前9月7日,在第19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和东盟发起了《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

  数据显示,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的79.6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4721.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8.5%。按照2013年的愿景,中国将争取到2020年实现与东盟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的目标,国际产能合作被视为拉动中国和东盟双方贸易的助推器。

 

  东博会为产能合作搭建平台

  东博会从创办之初,即设立了投资合作专题和国际经济合作展区,为中国企业走进东盟牵线搭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的投资合作。2015年的第十二届东博会,首次将国际产能合作作为投资合作专题的重要内容,举办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成为助推国际产能合作的新平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前排右二)巡视展馆

  12年来,超过700家企业借助东博会投资合作平台,扩大了影响力,开拓了东盟市场。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交建等40多家央企通过参展参会,加深了与东盟各国的互利合作,签署并实施了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南方电网连续12年参展,与东盟国家的电力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与越南、老挝、缅甸实现电网互联,并带动国内电力技术、装备、施工“走出去”。

  2016年的第十三届东博会继续加大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力度。“要充分利用东博会深化与东盟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沿线自由贸易区战略,从而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

  “印尼近几年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希望借助东博会的平台,继续保持与中国的深入合作,达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目的。”在印尼国家推介会上,印尼贸易部国家出口发展中心总司长阿琳达表示。

  “虽然我是第一次到南宁来,但是我感觉好像和老朋友相见一样亲切、友好。”说起东博会,马来西亚马六甲州高级行政议员林万锋告诉记者,南宁是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城市,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互利、合作、共赢”的东博会理念以及越走越宽广的“南宁渠道”。

  今年的东博会除了继续设立了国际经济与产能合作展区、举办“第二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论坛”及国际产能合作重点项目签约仪式,还举办投资合作圆桌会、中国-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中国-东盟基础设施合作论坛、中国驻东盟国家使领馆经商参赞与企业家交流会、中国和东盟10国投资推介会、投融资项目对接会、项目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

 

  打造国际产能合作升级版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国际产能合作不断加速。仅在本次东博会上,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就签下80个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签约项目数量远超去年的34个,合作金额超过 50 亿美元。

  东盟国家的发展需求是实现国际产能合作前提条件。据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张玉中介绍,目前,多数东盟国家都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发展需求旺盛。中国拥有完美的工业体系,装备产品性价比高,综合配套和工程建设能力强,可以支持东盟国家兴建基础设施,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中国与东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互有优势,互有需求,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中国与东盟累计相互的投资额已经超过了1500亿美元。双方投资和产业合作日益密切,正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发展格局。”张玉中说。

  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必然性。“中国和东盟的未来单靠传统的贸易是不行的。”他认为中国已到工业化成熟期,拥有许多优质的富余产能和先进的技术;而大部分东盟国家尚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人力成本比中国更低,对产能的输入有较大需求,与中国形成互补。这构成中国和东盟互利共赢的经济基础。

  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黄汉权也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互补”,不再是过去互通有无的简单货物贸易,而是形成了基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供求关系,因而中国与东盟的产能合作更能拉动双方的贸易。

  2016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先进技术”为专题设置了国际经济与产能合作展区,展示主题包括中国对外国际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招商,涉及铁路、有色、电力等重点产能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中铁、大唐、中车、中核、中广核、中国铝业、北斗导航等国内优质产能代表企业均有大型展位展示其对东盟、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成绩,以及其拥有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

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前往东博会寻找商机

  中广核除了展示中国核电“走出去”样本工程“华龙一号”之外,还在展位上对外首次介绍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核安全管理系统“和睦系统”。这些“看家功夫”的展示显示出巨头们对东盟方面的合作诚意。中广核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布局东盟国家的清洁能源项目,正是看中这块6亿人口市场的大蛋糕。

  在不断探索中,中国与东盟产能合作已摸索出多种可操作模式,如直接投资建厂、对外国际承包,以及在东盟国家建设产业园区。而在这三种产能合作载体中,“产业园区建设”发展速度最快,也最有特色。目前,中国企业在东盟8国(不包括新加坡和菲律宾)至今共设立23个投资园区,吸引421家中资企业,总产值达213.9亿美元。

  作为对接东盟前沿地区的广西,已经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探索出多种“花样”。

  对接壤国家,广西的东兴试验区探索与接壤的越南芒街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两国各划出一块地块合建产业园区

  对隔海相望和并不接壤的国家,广西多座城市还探索出了“两国双园”的建设模式,即两个园区结成“姊妹园”,两国共同持股,实现共同招商共同建设。例如广西的钦州中马产业园与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区,这对园区依托各自国家的港口,实现航线、贸易及产业互动。这种“两国双园”模式至少已经复制到广西7座城市,如广西崇左甚至扩展至“两国四园”。

 

  补齐短板,再创佳绩

  然而,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还处在起步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介绍,东盟内部发展不平衡,一些国家资金不足,影响基础设施投资;而中国方面,不少企业缺乏开展国际合作的经验。

  “最近,在东盟与中国之间的经济互补会议上,大家共同商议如何更好地开展未来的合作,大家普遍认为应共同遵守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以更加包容、开放,以及以更着眼于未来的姿态进行更健康、有利的合作。”杨秀萍说。

  杨秀萍建议,中国和东盟下一步应完善双边、多边产能合作机制,建立产能合作项目库;在海关、税收等方面做好对接,为双方企业开展合作清碍搭台。在融资方面,双方企业应充分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区域性金融机构和基金,为优质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陈耀也认为双方需要加强政治互信,通过完善投资政策、加强人文交流等举措营造更便捷、更安全的营商环境。

  “中国和东盟产能合作应选择条件好的行业入手,推动实施一批影响大、带动强的项目,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电力工程基金、建材、通信等领域产能合作。”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席杜青林在“2016中国-东盟产能合作高层论坛”上指出。

老挝魅力之城阿速坡省歌舞团演唱歌曲《老挝—中国》

  而在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看来,人才短缺是中国东盟的产能合作的短板。他认为广西东兴缺少优质大学以及大学带来的人才集聚,这或将造成东兴打造的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缺少人才支撑。为此,东兴试验区已在此次展会与中央民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弥补人才短板。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国与东盟各国进一步深化经贸关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面临新的重要机遇。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第19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上指出:近几年,中国和东盟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携手推动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建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中方愿同东盟国家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互联互通合作,推进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大项目,探讨制订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战略规划和交通科技合作文件。

  “如果说过去25年是双方关系的‘成长期’,未来25年则是双方关系的‘成熟期’,将由快速发展阶段转向提质升级阶段,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中国人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努力,坚定信心,继往开来,推动双方关系在下一个25年更加全面深入发展,为地区乃至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做出更大贡献!”李克强总理说。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