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时政>新闻

2015北京人权论坛:和平与发展

2015-09-18 08:11:00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矫枫

  9月16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5·北京人权论坛” 在北京开幕。来自世界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高级官员、专家学者和相关机构负责人围绕“和平与发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人权进步”这一主题进行坦诚交流和深入讨论。

  罗豪才:中国的人权进步是世界人权发展的一部分

  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在致辞中表示,从成立伊始,联合国就将和平、发展、人权三项宗旨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人权概念自近代传入中国以来,迅速获得了中国人民的认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入侵、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强的过程就是一部追求人权、拥抱人权的历史。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在中国人权保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一向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明确指出,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各国都应采取必要措施实现发展权利,确保所有人在获得基本资源、教育、保健服务、粮食、住房、就业、收入公平分配等方面机会均等。中国坚持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坚持把发展权摆在突出位置,优先发展民生相关权利,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人权保障和人权发展道路,形成了自己的人权理念和人权话语体系。

  多年来中国本着相互尊重、互相借鉴的原则,坚持与世界各国在人权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中国的人权进步是世界人权发展的一部分,也为世界人权发展贡献了宝贵经验。

  黄孟复:构建各国公平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孟复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人权领域的各项进步,同时他也表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发展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逐步为国际社会所认同。但是,当今世界还缺乏公正的、强有力的国际秩序保障,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艰巨的发展任务。

  黄孟复说,我们要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加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发展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要推进《发展权利宣言》所列目标的实现,促使发达国家拿出更大诚意,切实履行在资金援助、技术转让、债务减免、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承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定捍卫人类和平,以史为鉴,维护人权与正义,反对极端恐怖主义。要充分尊重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发展权,把维护和实现生存权、发展权作为人权领域的首要任务。

  斯特凡诺·韦尔诺莱:全球人权政策与维和的发展进程,中国贡献巨大

  意大利《亚欧杂志》主编斯特凡诺·韦尔诺莱概括性地总结了中国在充分尊重国际法有关人权方面规定的基础上的发展历程。他认为,中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是中国政府实施宪法保障措施,尊重人权原则并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最重要的举措。这些举措表明了中国履行向联合国做出的承诺,和与其他国家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合作和贸易的决心。

  韦尔诺莱提到,中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基本医疗体系,保护公民的健康权。采取措施防控地方性疾病,并在西藏、海南和新疆地区消除了90%的碘缺乏症。在公共机构,国家尊重并保障各党派、各代表团体及少数民族和文化代表的权利,允许他们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中国确保这些团体在中央和地方的立法和管理机构中,拥有足够数量和一定比例的代表。

  中国极度关注社会最脆弱或弱势群体:妇女、儿童、残疾人,并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能够发挥作用的社会。

  同样,中国军队为和平与世界稳定所作出的贡献也得到了认可。中国人民解放军发放的救援物资已达10.25亿元人民币,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派遣了11支专业救援队。中国的人道主义努力还体现在与联合国在印度尼西亚和海地合作展开的23次维和行动中,中国共派出2.3万名次维和士兵,对维和行动提供了大力支持。中国军队还参与亚丁湾和索马里的打击海盗的军事任务,在2011年帮助他国转移战地平民,中国承担了最大份额的联合国预算经费。

  中国在互相尊重的原则上,为本国和国际人权的保护与发展积极拓展方法和机遇。

  顾敏康:“一国两制”是对和平权的贡献

  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顾敏康表示,人权发展分为三代,第一代人权指公民权和政治权;第二代人权指经济社会与文化权;第三代人权指环境权、发展权与和平权。和平权是二战结束后世界人民渴望和推动和平的结晶。

  顾敏康说,中国深受战争创伤,所以对和平权的维护是不遗余力。而中国对世界和平权的最大贡献就是用“一国两制”方针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使得香港和澳门成功与和平地回归祖国怀抱。避免了恢复行使主权过程中的社会动荡,以较小代价实现了平稳过渡,有利于保持地区长期繁荣稳定,也避免诉诸战争或武力手段,成为了国际法上成功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为他国解决类似争端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自2008年以来,北京人权论坛已成功举办7届,为促进中国和各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沟通和合作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目前已成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权对话平台。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