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经济>新闻

从“熊猫”的故事看扶贫“渔与鱼”

2018-02-12 11:46:00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秦砖

    


 


    “叔叔,我家的蜂蜜不够了,我去同学家借的,他们家在山的那边,我跑了一天。这是近日走红网络的一部微电影《熊猫的心愿》中的台词。听到这里,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凛冽的寒风中,小“熊猫”的脸蛋冻得通红,脚上的积雪都浸湿了鞋子,刺骨的寒冷,眼前是无尽的黑暗,只有脚踩在雪中的吱吱声和背着的蜂蜜罐子撞击的铛铛声”…… 

  每个人看完这段微电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他们再不回来我都不认识他们了!让人听了免不了心疼小熊猫,一家三口有多少日子是在无尽的思念中度过的?不禁心疼小熊猫,这样小小年纪失去了多少童年的欢乐?当同岁的大部分孩子都在家靠着父母,喝着饮料,看着动漫的时候,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却在人们春节回家的时候,倔强地拖着袋子,举着纸牌,卖着蜂蜜。在寒风中、在大雪中、在黑夜中磕磕绊绊、瑟瑟发抖,只为了承诺的几罐蜂蜜,只为了获得一张能够坐高铁去深圳看望爸爸妈妈的车票。 

  诚然,故事的解决是完美的,结局是暖心的。车站的职工集资为小熊猫买了探望父母的车票,大家给了小熊猫;铁路高铁的开行,旅游政策的东风,国家也给了小熊猫的父母返乡创业的机遇,授之以 

  面对着一个又一个小熊猫,社会上的个人、单位都在积极募捐钱财、衣物、书籍等等日常用品,但只能暂时性的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仅仅是授之以鱼,但总有吃完的时候。一张车票,仅能满足今年熊猫探望双亲的愿望,那么明年呢?后年呢? 

  在脱贫攻坚战中,不仅要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原则,摒弃以往“输血”式扶贫,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改“吃小灶”、“栽盆景”为全方位、立体化帮扶,强力恢复和增强贫困群体“造血”功能。更要从根本上为他们“扶智”、“扶技”、“扶信心”,真正让贫困群众有望、致富奔康有路,才能真正实现让贫困地区脱贫,让贫困农民摘帽。 

  我们相信,在国家的群策群力和社会大众共同努力下,做好交通完善、旅游开发、教育升级、精准扶贫等等政策的有效落实,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地区的贫穷落后现状,就像电影中父母的回复过完年我们就回去,咱们开个农家乐。同他们一起,寻求一条破之道,给当地的群众授之以渔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解决留守熊猫现象的出现。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