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地方形象>

地方形象

边城保山纪行

GAP与中药现代化
浙江移动:向世界一流通信运营企业迈进
新锐市长与新临沂
信息化助推浙江经济


信息化助推浙江经济

武心怡 王 南

2003年,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神州大地上快速形成,而长江三角洲无疑是中国经济版图上最闪亮的一个。浙江,地处“长三角”南翼,正开足马力,全方位融入这股区域经济的洪流中。

2003年,浙江经济承受了不可抗拒的灾害考验,“非典”过后,增速一度下滑的浙江工业经济走势,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号角声中,重返上升通道。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简称“浙江省经贸委”)发布的工业经济月报显示,2003年前11个月,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825亿元,同比增长23.2%,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2003年10月和11月,浙江省经济增长率高居全国第二位。调节浙江省国民经济运行的浙江省经贸委,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信息化推动的20年,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20年。浙江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浙江企业保持优势的关键所在。有专家认为,浙江经济之所以能引领全国之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有一大批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企业。浙江企业虽然有机制优势,但管理相对滞后,管理落后是制约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

为了加快浙江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使已获佳绩的浙江经济再上层楼,近年来,浙江省经贸委组织了十余次管理信息化推介会,每一次都应者云集,收效显著。在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方面,宁波锦纶、宁波奥克斯等已先后大获成功,局部领域实施管理信息化并取得成效的企业更是遍及浙江省各地。有的企业自行开发软件,实现管理现代化,又以这一软件组建公司进行商务运作,带动一大批企业成功实施了管理信息化。

“万谷”:大规模采用计算机设计

杭州万古纺织有限公司外景

2002年9月,一幅1:1仿真真丝织锦画《富春山居图》被上海“世博会”作为礼物送给国际展览局收藏,成为一段佳话。这一巨幅织锦画由杭州万谷纺织有限公司制作,其中凝结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厚功力。

杭州万谷纺织有限公司是浙江经贸委重点推出的信息化企业。凭借劳动力成本低,拥有与欧美国家同等先进的世界一流的织造设备,“万谷”在设计和生产中大规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设计周期大为缩短,品种翻新速度加快。大量的国外订单使“万谷”的产品一直保持100%外销,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则是万谷产销两旺的“密钥”。

从软件开发到实业的转变,万谷人走出了一条企业信息化之路。“万谷”的口号是:“技术自主化,产品系列化,经营国际化,管理信息化”,企业以运用高新信息化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产业为己任,在特色经营中一步步发展起来。

先进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万谷”产品开发及管理现代化的两大标志,也是“万谷”在市场竞争上的两大法宝。凭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原来要花几个月完成的工作现在几个小时就能完成,这是一次根本的飞跃,它使“万谷”的产品一跃而跳到了颠峰,也使“万谷”成为一家以高新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为特征的现代化企业。

2003年10月,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在忠于原画的基础上,成功地将中国绘画史上的颠峰之作《清明上河图》织成以真丝为原料的彩色织锦画。这幅通过大容量数字处理的作品由著名书法家朱关田先生为其题跋,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祐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典范

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祐康集团公司

在推动浙江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浙江经贸委注重典型企业的推出,并在全省大力推广。以冷冻食品而名声远播的祐康集团是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典范之一。它的“三点e线”,即资源计划(ERP)业务平台、协同管理(EMC)办公平台、祐康电子商务(EB)销售平台,彻底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实现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管理科学化的目标。仅在电子商务建设上,“祐康”就投入几千万元。目前能同时具备这三大平台的企业,在中国食品行业中屈指可数。

电子商务系统将“祐康”的分销、代理、零售、直销在同一平台上实现,“祐康”电子商务系统解决了生产厂家与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率先实现了速冻主食品的网上销售模式,对传统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实现了网上采购,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产品的个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实现了销售信息的即时化,使生产、销售与配送剥离,分工更加专业。目前,祐康的产品覆盖率在浙江省内已达98%以上,在华东地区已进入超过90%的县城。

信息化在带动工业化和提升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同时,更促进了产品销售量的暴涨。在信息化的带动下,“祐康”的冰品、冷食、酸奶三大产品系列,电子商务一张网和现代物流一条冷冻链都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祐康集团已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注册了国际化的“YOUCAN”商标。2001年,祐康电子商务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

企业信息化:浙江经贸的工作“靶心”

浙江省杭州商学院副院长张仁寿认为,创新是浙江发展的不竭动力。传统产业虽然是浙江经济的优势产业,但如果不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以改造提高,优势很快就会变为劣势。

企业信息化一直是浙江省经贸工作瞄准的“靶心”。浙江省副省长王永明强调,浙江省2004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要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引导企业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推进生产向自动化、连续化、集成化转变。引导企业以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为切入点,实现管理现代化。

浙江省经贸委在推介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发现,一个主体企业的实施成功必然会“逼迫”配套企业相应实施。在行业内,某个企业实施成功也必然会促使同行业其他企业紧紧跟上。浙江省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展示了这一规律,电器、纺织、服装、医药等行业的管理信息化实施起来较为快速,随着成功案例的增加,未来几年,浙江省的管理信息化将出现加速推进的局面。凭借这一优势,浙江省经贸委将在调节全省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