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特别报道 >

特别报道

重启美术殿堂之门

中国美术馆新馆呼之欲出

见证美的历程

40年,一路动人心弦的展览

美术人语

 



40年,一路动人心弦的展览

文/ 柳 冬

中国美术馆主楼在1962年落成后,当年举办的第一个展览,即第三届全国美术展览。1963年中国美术馆正式开馆那年,举办了徐悲鸿逝世10周年纪念展,齐白石诞辰100周年纪念展等,这座国家美术馆从此成为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至今已走过了40年历程。

美术馆藏精品——《樱桃》作者:齐白石

1963年后,随着中国政治运动的不断升温,美术馆只举办过全国工农兵业余美展、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美展等少量展览。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美术家大多被迫中断了艺术创作,美术馆也陷入冷落时期。直到1972年后,美术馆才恢复了展出,举办了陕西户县农民画展和全国连环画展、中国画、少儿画展等,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之后,美术馆才重新迎来了蓬勃兴旺的时代。

美术馆的艺术春天

1978年中国开放之初,《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即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帷幕,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举办的一个外国美术展览。随后,《波士顿博物馆藏美国名画原作展》(1981年)、《哈默藏画500年名作原件展》(1982年)、《毕加索画展原作展》(1983年)等相继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中国美术馆还首先以举办展览的形式,为一批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诬陷迫害的著名老画家平反昭雪正名。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傅抱石、刘海粟、林风眠、石鲁等一批名家的画展纷纷与观众见面,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杨力舟馆长还记得,著名画家潘天寿画展在美术馆举办之时,画家亲属即把展出的画作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并用国家奖励金在杭州修建了一座潘天寿纪念馆,将画作移入馆内永久保存,这也许是纪念一位老艺术家的最好形式了。与此同时,吴作人、关山月、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古元、黄胄等一些实力雄厚的艺术大家的个人画展也相继在美术馆亮相。椐统计,上世纪80年代前后10年中,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各类画展达1500多个,而在80年代前10余年间,只举办过97个展览,在中国美术家创造力得到解放和迸发之时,中国美术馆也步入了绚丽多彩的艺术春天。

油画人体大展风潮

1988年,美术馆举办了“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它远远超越了美术界的关注,引起了社会轰动。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刘曦林回忆说:“当时展厅内外观众如潮,几天内参观人数就达到数万人次,买票的队伍一直排到了东边的花园里,有几百米长,最后只好加开了‘夜场’,以满足观众。”欣赏人体造型艺术,在中国以前零星出现过,集中举办展览这还是第一次。是当时中国活跃的一批中青年艺术家,以突破艺术禁区和进行艺术探索的心态进行的一次艺术展览尝试。中国被禁锢得太久了,此次展览正迎合了当时社会上解放思想,打破禁区的潮流,因此引起了空前的轰动。

“罗丹艺术大展”观众逾10万

1993年2月美术馆举办的“罗丹艺术大展”,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强大反响。罗丹作为一位法国雕塑家,他对中国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雕塑界。他的《艺术论》在中国文化界广为流传,他的《思想者》为大众熟知。因此当罗丹大师的艺术真品与中国观众见面时,尽管媒体没有多做宣传,前来观摩、拜谒、临摹的人们络绎不绝,表现了对罗丹艺术的高度热情,展出的一个月内,观众逾十万人次。在法国大使馆举办的招待会上,杨力舟曾对法国大使说:希望每年有一位法国的或者欧洲的艺术大师的作品能到中国美术馆展出。此后,夏加尔、米罗、巴尔蒂斯等一些世界级的大师作品,陆续在中国美术馆与中国观众见面,随后,又引来了“亨利·摩尔雕塑展”、“萨尔瓦多·达利绘画原作展”等一系列国际艺术大师的精品展,开阔了中国观众的审美视野,也成为近年美术馆热卖的展览品类。

三个“个展”呈现海外赤子之心

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的重要日子。那一年,美术馆以回归为主题的艺术展览共举办了12个,仅六、七月间,就有“庆祝香港回归中国艺术大展”“当代雕塑艺术大展”等5个展览,形成了一种浩大声势。在这些展览中,有陈逸飞、蔡文颖、朱德群三位在海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的艺术家举办的个展,非常引人注目。陈逸飞是位富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在美术馆圆厅展出了他1972-1996年间创作的油画及早期素描等作品,蔡文颖的“动感雕塑展”,把机械原理、光电科学和传感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原创艺术,不仅在世界享有盛名,也为中国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艺术感受;朱德群这位早年留学法国,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的国际著名艺术家,也在美术馆展出了他近10年的作品,朱德群在法国获得的荣誉,连法国本土艺术家也不易获得,据资料记载,法国艺术家罗丹也是在他去世前几天才获得法兰西学院院士这一荣誉的。

这几位功成名就的海外华人艺术家,在香港回归之际,选择了中国美术馆展示他们的艺术成就,呈现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

“齐白石大展”震动海峡对岸

近几年,中国美术馆的丰富馆藏品还多次到海外展出,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2002年4月至6月,由中国美术馆、北京荣宝斋和台北国父纪念馆共同举办的“齐白石艺术大展”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隆重展出。中国美术馆携带了42件珍贵馆藏齐白石国画精品跨越海峡,赴台参展。展览中,中国美术馆馆藏齐白石的《樱桃》被印成巨幅广告招贴画,成为此次大展的标志,展览深受台湾民众欢迎,为此特别延长了展期。

台湾举办如此大规模的齐白石画展尚属首次,展览的成功及影响深远,显示出台湾民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切之情。在大展期间,还举办了学术讲座,杨力舟馆长以画家的视角,发表了“齐白石艺术创作方法之我见”的专题演讲,通过作品形象说明了齐白石作品的功力所在。使观众在知其人,观其画的同时,了解了艺术大师非凡的艺术素养。

展览使杨力舟馆长感触很深,他说,齐白石老人虽已过世45年,而他的惋叹感念者仍然众多,他的艺术生命有增无减,知名度与日激增。可见他的艺术魅力之深,艺德之高,影响之大,引人深究的价值之非同一般。展览的成功还表明,两岸同一历史文化渊源,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深远。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