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今日视点 >

今日视点


体验公交

本刊记者 华少君

为了乘客的安全,刘复强师傅全神贯注地驾驶车辆行驶在公交专用车道上。

如今的北京,公交车仍是市民的主要出行工具,然而拥挤的交通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市民出行的大问题。为此,记者选择15路这样一条路线较长、乘客较多公交路线,随车体验了半天的公交生活。

9月5日凌晨4点50分,记者到达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巴沟村西口15路公交车的始发站。此时夜幕依然笼罩着京城,持续了一夜的秋雨仍淅淅沥沥,街道越发显得清冷。头班车的司机和售票员已经开始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他们或许是这个睡意仍浓的都市中,上班最早的人们。

头班车

5点整,15路头班车从西口准时发车,到终点站天桥商场的标准用时是70分钟,即6点10分正点到达天桥商场。天还未亮,车灯照出一道道雨束,大街上行人车辆稀少

有的乘客乘车时喜欢看报,售票员需提醒他们到站下车。

。走了几站,零零星星地上来几位乘客。这些都是每日必乘的老乘客,常来常往便成了司

乘人员的朋友。他们上车便与售票员和司机师傅寒暄问好,如同邻里般亲切自然。车在雨夜中稳健前行,司机师傅专心致志地开着车,售票员认真整理着车票。偌大的车厢十分安静,1小时后,到达了终点站天桥商场,比标准用时提前了10分钟。

在站点稍作休整,6点20,车开始返程,此时天已经泛起鱼肚白,乘客仍旧不多。我开玩笑说头班车没有几个人坐,不如停开,售票员笑笑说:“你别说这头班车还真就是为了他们这几个人开的,他们家住得离单位远,这么早起来街上哪有什么车啊,如果没有我们这班车,真不知道他们怎么上班。”说着,她爽朗地笑起来,“别说是有乘客,‘非典’的时候整天没人坐车,我们不是一样地跑吗?别人歇了我们不能歇啊,要是真碰上个有什么急事的,等不到我们的车,那还不得急死?”虽然不是豪言壮语,却有着对职业道德最生动的诠释。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地默默工作,始终铭没有忘记自己工作的责任:方便每一位乘客的出行。

车厢里的故事

富有人情味儿的失职——按站停车、计程售票是公交服务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当天15路的司机和售票员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失职”了。当车行至西单路口红灯处停车时,路上突然冲出一位姑娘拍打车门要求上车。她一脸的焦急,由于没有伞身上快要被雨淋透了。司机师傅略一迟疑,随即打开车门,姑娘上车后连声道谢;停靠完一个站点以后,车辆缓缓开动,售票员开始提醒未买票的乘客及时购票,当询问到一位初中生模样的小姑娘时,她窘迫地说:“阿姨,对不起,我忘记带钱了。”售票员打量了一下她,笑着说:“没事,下次可别忘了啊。到你那站你下就行了。”说着又开始了她的工作,“请您出示车票。没买票的乘客请买票……”有时候最敬业的工作态度不一定就是墨守成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效果,司机和售票员极富人情味的举动就得到了乘客赞许的微笑,使15路成了雨中的温情巴士。

诚挚的道歉——当公交车停靠完和平门站后正关门启动,车门边突然传来一声尖叫,只见一个女孩坐在门边抱着脚哭喊了起来。原来是司机师傅误以为乘客都已经上车,便按下关门按钮,没想到这位女孩一只脚还在外面,被车门夹住了。女孩疼痛难忍,无法站立,司机师傅面露愧色,他一边开车一边让售票员过去看护。售票员赶紧问在座的乘客有没有带创可贴的,很快便得到了响应。对伤口做了简单处理后,司机把车停在了一处药房门口,并给了女孩50块钱让她到药房再买一些药敷上。女孩一瘸一拐地下了车,司机师傅还不停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原本是给乘客方便,却带给乘客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但令人颇感欣慰的是司机师傅并没有像过去的一些司机那样逃避责任,不管不顾。虽然是很小的一件事,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交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令人头疼的堵车

早上7点半左右,交通高峰期开始了。70分钟的车程遭遇三次堵车。致使当第二个来回跑完,已经比标准时间晚了近一个办小时。

第一次堵车发生在刚出始发站的巴沟南路路口,时间是7点35左右。由于没有红绿灯,四面来车各行其道,开始是谁也不让谁,到后来是谁也让不开谁;再加上路边的一所小学,每天这个时候家长纷纷开私家车送孩子上学,小车源源不断的朝小学校涌来,并在路边随意停放,使本来就不宽阔的道路变得拥挤不堪。司机师傅说只要街道边有学校必然堵车,这基本成为堵车定律了。在持续了大约30分钟后,

车过三环路,行至白石新桥,遭遇了第二次堵车。时间是9点,大约堵了半小时左右。原因是上白石新桥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直线主路,一条是连接辅路的环型引桥。两股方向不一致的车流同时涌入桥口,再加上都是上坡路,车辆行驶较慢,车辆还纷纷抢道,不一会便堵成一片。司机师傅无奈地说,“在这种路况下,没有办法不抢道,谁不抢谁就可能被堵在这儿。城市规划的专家们要是先当两年的司机再来规划交通,或许就能避免设计出这样不合理的道路。” 第三次堵车是发生在返途中的复兴门外大街,时间是10点40左右,堵了大约20分钟,造成这次堵塞的原因是个别司机违规,交警疏通不畅。

堵车无疑是目前北京交通一大顽症。道路每年都在修建扩展,交通却越来越堵。北京目前机动车总数已经达到200万,而汽车产业仍是目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经济增长点,道路修得再快也快不过车辆的增长速度,如何在经济效益和交通压力之间寻找平衡点,已经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一个很大的难题。为了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已经或将要出台一系列措施,如加大道路密度,鼓励公交业发展,希望缓解京城日益严重的堵车问题。此外从三次堵车的经历来看,堵车不仅仅是车多的问题,我们的交通规划水平,疏导管理的能力也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

售票员的生活

售票员的工作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比较清闲的,无非是坐在车上卖卖票,但经过半天的生活体验,我已深感他们的艰辛与不易。

售票员郭凤如除了售票,还要向乘客解答一些疑难提问。

车上的售票员刘女士今年38岁了,这份工作她已经干了20年,这几年一直上早班。刘女士的家离始发站很远,每天凌晨3点半就得起床,骑行一个小时左右的自行车才能到达工作单位,发车之前她还有验车,领票,做车辆卫生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刘女士有个习惯,她每天都把自行车放在乘客稀少的头班车上,随车到复兴门后把车放下锁在路边,下班后再搭便车过来取车,虽然不是很安全,但可以节省一点时间赶回家去给放学的儿子做饭。

车开起来后的工作也并非我原本想像的那么轻松安逸,说实在的,我光坐在座位上什么事也不干跟了两个来回后,就已经觉得疲惫不堪,一是乘车难免的颠簸和车上相当的噪音,二是乘客太多,空气流通不畅。而售票员除了售票工作外,还有报站名,协调乘客,协助司机进站,帮助解决乘客疑难等具体而琐碎的事情要做,需要极大细心和耐心。20年下来,刘女士已经落下了一些职业病,如由于在噪音的环境下工作,售票员必须常年大声说话,刘女士的嗓子就患有咽炎,但她在车上又不敢多喝水,因为在工作中是不能上厕所的。另外,每天这么早起床常常造成饮食不规律,刘女士的胃也出现了问题。

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刘女士淡淡地说了一句,“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必须完成它。其实,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得到乘客的理解,由于堵车乘客经常发几句牢骚我们都能理解,但像我们吧,有时候车上人多,噪音又大,我说话声小了吧,乘客听不见,说话声大一点,又有人投诉说我们态度生硬,这让我们很为难。” 半天的生活体验反映了目前北京公交状况的一个缩影,在交通的高峰期,拥挤的交通状况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出行,并且造成的大量的资源浪费,给个人和国家带来损失。另外,公交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也急待改善和提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乘客们都能愉快的坐上畅通舒适,方便高效的公交车。公交工作人员也能在相对舒适的情况下为乘客提供服务。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