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8处
目前, 中国有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达28处,总数居世界第三位。
1996年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长城、北京故宫、陕西秦始皇陵、甘肃敦煌莫高窟、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山东泰山、安徽黄山、湖南武陵源、四川九寨沟、四川黄龙、西藏布达拉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山东曲阜孔府孔庙及孔林、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上述文化遗产今年即将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监测评估。
(摘自2002年8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陶世安)
江西泰和惊现汉代古城
一座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城——白口城,在江西省泰和县城西南3公里的赣江南岸被成功试掘。古城面积达25万平方米,外城全长1941米。内城呈长方形,全长861米,面积4.3万平方米。除北部因赣江涨水冲刷损坏外,古城大都保存完好。在城址南侧,、西侧还发现均为汉晋时期墓葬的“皇帝地”“天子堆”。根据《泰和县志》记载,确定古城为距今2000余年的汉代“白口城”。江西省文物部门已向国家文物局申报,
要求对“白口城”正式挖掘。
(摘自2002年6月16日《中国青年报》,作者邓和平、李菁莹)
2500万人学汉语
最新统计,目前在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有近2500万;85个国家的21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更是迅速增加。
中国计划在两年内,编写出世界主要语种国使用的汉语教材,包括英语、法语、德语、俄语、韩语、日语、印尼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还计划在美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建立汉语中心。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在韩国、泰国、新加坡成立了分校,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摘自2002年8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傅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