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辑
政协委员为“十五”计划建言献策
 
2001年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两会专辑 >
   
林毅夫敞开心扉论经济问题

本刊记者 侯瑞丽

3月5日,政协委员列席全国人大的开幕式,在听取了朱总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后,各住地的政协委员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台联的小组讨论现场,记者看到场面异常热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谈自己对中国经济中几个敏感问题的看法,各委员也不甘示弱,与之进行论点的交锋与讨论。

对WTO的冲击持乐观态度

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后学位的林毅夫,曾以自己对中国经济的精辟分析,在学术界颇具威望。49岁的林毅夫儒雅大度、精神健硕、谈吐清晰透彻,他讲话时会照顾到房间每个角落的听众,与你坦诚地交流。

他首先根据朱总理对“九五”计划实施情况的总结,评价中国经济。他说:“九五”期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9%多,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奇迹,因此中国对东亚在金融危机后的快速复苏做了很大贡献。未来中国经济能否维持快速的增长,要靠“十五”期间的努力来打基础,这个过程中必须克服当前经济中的一些问题。

林毅夫一再坦言自己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待中国经济中的矛盾和问题,他说:首先,城乡差距还在拉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九五”期间比城镇居民收入少增长了一个百分点,情况比以往有所恶化。第二,是国企改革在体制上还有许多待改之处。

对于人们普遍担心的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冲击问题,林毅夫持乐观态度。他首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在WTO面前,中国经济的优势与劣势。 他说,中国农业人均只有一亩半地,但劳动力便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对于需要工时多的蔬菜生产价格就相对便宜,出口量自然也大,如今南韩人都吃中国山东出产的蔬菜;而对于需要工时很少的粮食生产,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的土地密集型地区价格便宜,比如美国。好在加入WTO后,每年只允许国外进口相当于中国生产和消费4%的粮食,因此在粮食生产方面中国不用担心WTO的冲击。反过来,我们的水果、蔬菜却可以大量出口,这对农民的好处是很大的。

对于工业,林教授似乎也不悲观。他说,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国轻工业如今已经全面占领美国市场了,想在美国卖一件不是中国生产的轻工产品都难。不用说,加入WTO对这类产品的出口会有更大的好处。中国欠缺的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而这些产业又恰恰集中在国有企业,如汽车、电器等。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弱。好在加入WTO后,中国对些企业还有三至五年的保护期,但保护期过后国有企业怎么办?压力很大。

中国的国有企业有着天然的弱势,就是它们所在的行业不是中国的优势,当初建厂时是通过计划动员建立的。它们在过去能生存,是因为国家给它们提供了诸多的优惠条件,如贷款方面、原料价格方面等;而改革开始后,这些条件在逐渐消失。国企缺乏生命力还有一个原因是它的资金价格相对高,与国外资金优势企业难于竞争。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既然国外资金相对便宜,我们为何不取其优势为我所用呢?具体办法就是:一、与国外企业合资,利用国外企业的资金和技术;二、到国外市场上市,直接利用国外资金。这个办法“九五”期间已有成功的例子,如彩卷行业中的柯达,通过与美国合资,资金技术都来了。汽车行业也都在搞合资。加入WTO对这些合资企业形成的压力是加快外商对中国的资金注入和技术转移,对中国是有利的。

林教授儒雅风范 众委员纷纷发言

林教授的发言,委员们听得全神贯注,当发言告一段落,周围便响起一阵掌声,然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陈道北委员对林教授说:我很同意你要引进外资和技术的观点,但是我们一直做得不彻底,是不是有领导思想不解放的问题?

林教授回答说:确实有这方面的障碍,但他强调“形势逼人,我们在死里求生。中国决策人也在这20年曲折中认识到“十五”是个 契机。”

杨思泽委员问林教授:国内工资与国外差距这么大,外商进入后把好的人才吸引走,国内的某些先进技术却很便宜地买走,怎么办?”

林教授回答说:压力使中国的人事制度∕工资制度都在改革,比如中国任命史美伦到证鉴会任职,给她副部级待遇,年薪600万元。北大清华教师的岗位津贴可拿到5万元∕年。

杨思泽:有几个中国公司能付如此高的工资?

林毅夫:合资企业有当地工资结构和国内工资结构的不同划分,不管怎样,外国人雇中国人发展中国的GDP,给中国政府交税,是好事。

杨思泽:不怕贫富加大,只是国家应对富人实行高税收,然后进行二次分配。否则搞平均主义,只能养懒汉。

林明月委员:我在国有企业工作,感到把分配拉开差距很难。去年我的企业50个工程师中一下去网站走了5个,当时我压力很大,不断向上反映这个情况,引起上级部门高度重视,今年技术人员工资就翻了一番。要稳住队伍,靠工资和事业两方面,一番有前景的事业也能吸引人才。此外,还要注重,在涨工资的同时,精简人员。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today@263.net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