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明珠――新泰
文:
伊凡 摄影:李霞(山东画报社)
 |
秋色宜人——新泰城区园林景色 |
山东新泰, 北依五岳之首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山东半岛, 京沪、滨新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面积1946平方公里,人口135.1万。
近年来,新泰市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用建设经济强市的目标凝聚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力量,突出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园区和城市建设四大重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被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30强,连续四届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2004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181.18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3亿元。
工业立市势如虹
新泰市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之路,按照 “重点是工业,关键是项目,根本在投入”的工作思路,以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加大投入撬动经济发展,着力打造
煤电化、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四大主导产业,集中培植龙头企业。
2003年以来,全市总投资281亿元,新上过千万元的项目434个。依托煤炭资源丰厚的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开工建设一批煤电化项目,投资23亿元的众泰电厂、投资24亿元的新源电厂正在加紧建设,国电集团4
× 60万kw电厂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这些电厂全部达产后,新泰区域内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90万kw。 围绕煤电转化增值和煤炭深加工,新上了投资5000万元的项目21个,其中正大、天丰、环宇3个机制焦项目总投资10亿元,年生产能力180万吨。 新泰正加快由煤炭输出地区向山东省重要的电力输出基地转变,由资源大市向能源大市迈进。精细化工产业以苯酐、三氯联苯胺、四氯联苯胺为优势产品,建成了全国规模较大的染料中间体生产基地,新上的黄原胶、碳酸二甲酯以其技术、规模领跑国内同行业。新型建材产业以玻璃玻纤为主导,建成了全省重要的玻璃玻纤生产基地,其中升华玻璃年生产啤酒瓶40万吨,产销量居全国同类企业之首。机械电子产业生产国内最高电压、最大截面的电线电缆,”泰山牌”被评为中国电线电缆第一品牌,特种电磁线年生产能力2万吨,电视电缆年生产能力1.5万公里,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特种电线电缆生产基地。依靠主导产业项目群的支撑和拉动,新泰构筑起产业特色鲜明、骨干企业支撑力强、上下游产品配套延伸的工业框架。2004年,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47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75家。
民营经济特色凸显
新泰市顺应县域经济发展走势, 大力实施“县域经济民营化、民营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发展战略,
引导民间资本向市场门槛低、群众参与广、成长性强的起重机械、汽拖配件、玻璃玻纤、精细化工等七个特色产业聚集,初步形成了以民营经济聚集园区为载体,产品知名度和聚集度较高、配套能力较强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羊流起重机械产业群发展起相关企业175家,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 建成全国第二大起重机械生产基地;汶南汽拖配件产业群
发展起相关企业70家,成为一汽、二汽的配件生产基地之一。2004年,全市七个特色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到民营经济总量的58.6%和59.2%。民营经济占境内工商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62%,民营经济成为税收和就业的主体。新泰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市称号。
城市建设展宏图
 |
安定祥和——新泰平阳河广场 |
新泰市以建设鲁中地区以工业为主导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以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华进程。
2003年以来累计投入10.6亿元,重点实施了城市道路、绿化、亮化、净化、旧村改造等工程,把城市景观重点放在园林绿化和具有现代气息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着力打造山水城一体、生态园林独具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突出道路绿化、公园景点绿化和社会绿化,采用绿篱花卉造园、大树松石造景等手法,把公园搬到街道上,建设绿色新泰、生态新泰。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2平方米。对大型广场、绿地公园、城区主干道路、主要建筑物实施亮化工程,配置了各类景观灯,扮靓了城市夜景。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43.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33.4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4.6%。2004年,新泰市获得了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荣誉称号。
新泰开发区是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 2003年,新泰市对开发区重新调整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的发展思路,新泰开发区坚持把引进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外向型项目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机械电子、新型材料、生物工程、轻纺等产业。短短两年多时间,开发区建成区面积由0.2平方公里扩大到14平方公里,进区项目124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达到46个,项目总投资156亿元,2004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6亿元,利税6.8亿元。开发区成为新泰大项目的聚集区、经济发展的隆起带和现代化的新城区,舞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统筹发展谱新篇
新泰市坚持以人为本,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新泰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和圣柳下惠、乐圣师旷、名相鲍叔牙等历史名人,弘文励教源远流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新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彻底消除了农村中小学危房,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了规范化学校建设,在全市普及了高中段教育。高考成绩历年在山东省名列前茅, 2004年高考文化课本科一榜上线达到3237人,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军检线超过3000人的县市。新泰一中投资3.6亿元,建成容纳学生2万人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确定为优秀生源基地。新泰体育,走向世界,三次成功举办了全国少儿体操比赛,先后获得2枚奥运银牌、27项国际比赛冠军、100余项全国冠军,9人次参加奥运会,以体操、竞走为龙头,跳水、摔跤、武术、军事五项等也在国际国内赛坛上扬威夺标,共有国家和国际级运动健将37名,涌现出了毕文静、沈剑、王峰、时娜等一批世界冠军。新泰被命名为”全国体操之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新泰市的文化、卫生、科技、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跨入全国先进行列。新泰,正向着建设和谐社会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