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同行业的领先者
——访中国光大银行行长郭友
本刊记者 曾平
近期,在短期融资券市场上,光大银行的身影异常活跃,五矿集团、中国联通、江苏交通、神华集团,群英荟萃。光大银行频频向多家企业发行融资券,目前所占市场份额高达50%。
其实,除短期融资券业务外,光大银行近一两年来已多次充当了领跑者。2004年第一家推出外币理财产品——A计划,在理财业务上“破题”;首家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B计划,当年占人民币理财市场的1/3;首批同时获得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两项资格,成为获此殊荣的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之一;获得中央财政非税收入收缴业务代理银行资格,成为惟一一家拥有全面代理财政国库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
面对这些成绩,人们蓦然回首:成立于1992年8月的光大银行,是国内第一家国有控股并有国际金融组织参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过13年的经营,光大银行已在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6个经济中心城市拥有分支机构350多家,成为对社会有一定影响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光大银行造就了如此多的“第一”,一度不事张扬的光大银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她将迈出什么样的新步伐?对此,我们采访了光大银行行长郭友。
记者:中国银行业正在纷纷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对此,你怎么看?
郭友:与过去相比,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有了很大变化,市场竞争格外激烈。因此,下一步发展面临很大挑战,需要转变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力求变化。但对新的变革,需要很好论证。如中西结合,具体该如何结合,在哪些方面结合;再如对公业务发展要靠产品创新,关键是创新什么样的产品等等。
记者:在这种激烈竞争的格局中,光大银行的未来发展目标定位如何?
郭友:光大银行的市场定位,是服务于中端市场。在中国,尽管银行业已意识到要改变过分依赖存贷款业务的传统赢利模式,但在未来发展方向上,仍一窝蜂地追逐优质大客户,中国银行业经营服务的同质化趋势为业界所忧。
光大银行将市场定位为中端市场为主,并致力于成为中端市场的领导者。除现存的一些大型的优质客户外,光大银行将积极地研究一些中等规模的企业和客户,逐渐建立光大银行的优质客户群体,以期走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从近两年来看,光大银行在新业务领域的领先形象已逐步显现。如在资金市场和投资银行方面,光大银行短期融资债发行时间不长,在市场份额上已占半壁江山。在理财市场上,光大银行一直保持了其优势地位,在很多地区,“要理财,找光大”已深入人心。此外,在保理业务、企业年金这些发展迅速的新兴业务领域,光大银行均处于领先水平。
要抢占这些业务,不断扩大市场,就能赢得先机。这些先机如果保持下去,时间久了就成了我们的优势。光大银行在选择的领域上,要成为同行业的领先者。
记者:要实现这一未来的发展目标,光大银行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郭友:当前工作有三大重点:一是要加强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改善运营流程,提高运营效率。使组织架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更加符合未来领先商业银行发展的方向。
二是要切实控制风险。继续推进风险管理项目,完善信贷审批官、稽核垂直管理体制,实施全面风险管理。要落实银监会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建立长效风险管理体制。
三是要一心一意谋发展。光大银行经过13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理性发展的价段。当前要紧紧围绕发展主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尤其是现在市场压力这么大,光大银行决不分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实实在在地推出有效的发展措施。
记者:“实实在在地推出有效的发展措施”,指的是什么样的发展措施?
郭友:光大银行以平衡发展为自己的发展模式。光大银行今后在保证对公业务发展优势的同时,将不断地增加中间业务的占比,优化对公业务的结构,并不断加大对私业务的规模。为了做好对私业务,光大银行已选择了部分分支行试点,这些行将在保证原有对公业务基础上增加对私业务的投入,以增强网点运行效率。光大银行这一系列变化不仅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也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
光大银行要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要平衡自身资源、能力和业务发展。将这一理念运用于业务结构方面,就是要平衡发展对公业务、对私业务发展,做大做强中间业务等。
记者:光大银行“要成为同行业的领行者”,未来长期的发展策略如何?
郭友:当前中国商业银行正处在加速改革的历史关键时刻,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积极地做好各项准备,使自身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加强。同时也从光大银行长远角度考虑,设计长期的方向策略。光大银行已制定了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策略,下一步光大银行将按照这一发展策略制定实施方案,推进银行的全面发展。
一是研究长期的风险防范机制问题。一定要在制度和体系上建立长期的风险防范机制,认真处理好质量、效益和规模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盲目地追求发展速度,不能做超出我们风险控制能力的业务,要对所有的业务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以适应未来金融业发展的要求。
二是研究建立正确的指导机制问题。在具体经营中,要建立与股东目标相匹配的机制导向,防止短期行为,防止因短期行为而影响长期效益。
三是研究与现代商业银行相适应的管理和经营模式问题。首先要认真做好研究和分析,研究周边环境、市场情况、客户需求;其次要进行自身研究,更好地确定在市场中的定位,真正建立起“比较优势”和“差异化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四是研究加强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总行将建立从市场上吸纳人才的良好环境和留住人才、培育人才的机制,不断打造、培育出能充分代表光大银行形象的团队。
郭友,历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储备业务中心外汇交易部主任,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投资公司(新加坡)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司副司长,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党组成员兼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兼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现任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委员、中国光大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