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地方形象 >

地方形象

中国瓷都:潮州

闯世界的潮州人

解读"潮文化"


解读“潮文化”

本刊记者 张 洪


广东潮州新市区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长期的对外交往和中西文化交融,使潮州的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互相渗透,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潮文化。潮州方言、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大锣鼓、潮州戏等众多“潮”字品牌,构成了潮州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作为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州700多处文物景点是展示“潮文化”的一个窗口。

潮州广济桥始建于南宋(1127-1279),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石桥梁。建于唐代(618-907)的开元寺,是粤东地区佛教活动中心。笔架山宋窑遗址保留了中国最长的宋窑。许驸马府是国内罕见的宋代建筑,己略黄公祠则是潮州木雕的集大成者。

不到潮汕大地,无法亲身体会潮州人的心灵手巧。“潮绣”是中国四大名绣“粤绣”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喝茶、吃饭、刺绣,这些原本十分家常的事情,在潮州却渗透了风情。“儒雅、精致、圆融”,中国韩愈学会副会长曾楚楠这样概括潮州文化的特点。

儒雅:工夫茶

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潮州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在潮州街头,你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茶馆,但不论嘉会盛宴,闲处逸居,还是豆棚瓜下,担侧摊前,都常常能见到喝茶的潮州人。

传统的潮州人喝茶时一定要生起炭泥炉,烧出滚水,认认真真烫杯淋茶,不紧不慢轻呷细品。

工夫茶的茶叶大多选用当地出产的“凤凰茶”,最好的茶树已有600年历史,价格在国产茶叶中最高。

泡茶的水也十分讲究,有“泉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再次”的说法。而最好的水据说是露水,未被阳光照射过,在植物的叶上采的最好。过去,潮州城里有专门卖水的店铺,出售城外的山泉水和韩江的江心水。

除了茶和水的讲究外,潮州的工夫茶具也别有特色。从外观上看,一切都小巧玲珑:泥炉小、茶壶小、茶杯小。壶多由紫砂或红泥烧制,茶杯是潮州当地出产的白色细瓷小杯。过去,一套工夫茶具由28件组成,现在则简化成四五件。

工夫茶的冲泡有10道程序,惯常是三人用二杯,四人用三杯,总是少一个杯子。因此小辈必敬长辈,主人要让客人,谦让之声不绝于耳,和融气氛充溢茶座。品茶人先观汤色,再闻茶香,然后细斟慢饮。

饮工夫茶最好有"窗明几净"、"小院焚香"一类的氛围,但它又不拘泥于精致的环境。即使在鼓乐喧天、万头攒动的民间游行队伍中,边走边吹拉弹唱的艺人,也忘不了抽空饮上几杯由随队人员烹制的工夫茶。 曾楚楠把工夫茶归结为:和、敬、精、乐四个字。“和”是指和气,在他看来“和、敬”是茶德,也是工夫茶的总体精神,“精”字,是工夫茶的本色,而“乐”字,则是工夫茶的灵魂。


开元寺

精致:潮州菜

一粒小小的橄榄可加工出五十几个品种,而惯常用来喂猪的番薯叶,潮州人又能拿来上席。一道名叫“仙人指路”的潮州菜,做法是把豆芽芯掏空,塞上鱼翅。潮州人的精致可见一斑。

海鲜是潮州美食中的首选。同样是吃海鲜,北方的海边人喜欢以最简单的方式吃到最原始的鲜味,而潮州人却喜欢精致烹调,还要配上各种佐料,清而不淡,鲜而不腥。

潮州菜用料广博,具有“三多”的特点:一是水产品多。二是素菜式样多。三是甜菜品种多。番薯、芋头、南瓜、银杏等植物固然常用,而肥猪肉、五花肉等荤料也可制成上等名肴。

潮州有一道菜名叫“鼎边”,由烤干了的米浆块制成。相传是闯王李自成(1606-1645)登基为皇帝时命名的宫廷御菜。这道菜用存放三年以上的旧米磨制成米浆,然后将米浆由大锅边浇入,形成一层薄片状,蒸熟、铲出、晾干后即成。“鼎边”晶亮洁白,滑润顺口,再加上金针、蚝仔、木耳等配料,并配以虱目鱼(Milkfish)熬制出来的原汤,品尝起来,清香可口。

在中国,潮州的牛肉丸很有名气,这小小的牛肉丸看似简单,但制作起来却很费工夫,它是用最新鲜的牛肉,剔尽牛筋,再握住两根铁棒连续捶打一个多小时,打成肉泥,最后才做成美味的肉丸。

圆融:开元寺

广东潮汕地区,一直是中国佛教香火最旺的地方,位于潮州的开元寺,又是旺中之旺。圆融是佛家追求的境界,开元寺集中了五湖四海的香客,芸芸众生来到一个门下,被当头棒喝“为何到此”。

“为何到此”是开元寺的一个牌匾。

公元738年,唐玄宗以当时的年号“开元”为名,在中国十大州郡各建一座寺庙。潮州开元寺即为十大寺院之一。天下名寺多依山傍水,而潮州的开元寺却居于闹市之中。

开元寺的主要建筑天王殿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作。整座殿堂全部用当时最好的木料架筑,构件之间的拼接,毫无锤凿痕迹,始终不受气候的影响而严丝合缝。

日本奈良的东大寺号称“木构建筑世界之最”,一直不知道它的“祖庭”在哪里。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路秉杰来到潮州后发现,它的基本布局参考的就是开元寺的天王殿。

开元寺珍藏着一部举世无双的《华严经》,80卷、80万字由方丈智诚法师闭关三年刺血写成。寺内还珍藏着一部特殊的《大藏经》。这部经是公元1765年,由80岁的开元寺方丈静会步霜踏雪,历尽艰险赴京虔心求来。大和尚为法舍身的德行感动了乾隆皇帝,他走下宝座用手搭住静会大师的右肩说:“朕特准赐龙藏一部。”7240卷的《大藏经》是汉译佛教经典的总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刻书版。当时仅刻印了100部,非名山巨刹不得颁赐,这部经因而成为开元寺的镇寺之宝。每年夏天,僧人们都要举行两天的仪式,翻晒这部经典。

1325年,潮州地区落下了一块陨石,当地工匠顺其自然形态加以雕凿,刻成一座重950斤的陨石香炉,放入开元寺。这座香炉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炉内即使燃烧着熊熊烈火,而炉外却连一根发丝都烧不焦,焚香600多年毫无损缺。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