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专栏

马克话坊“酷”宝贝

时评 站在“慈善榜”外思考
“东张西望”——海外华文作家随笔专栏


编读往来

回声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叶子

我曾是一名“瘾君子”,去年在禁毒办工作人员和家人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下,终于戒掉毒瘾,过上了新的生活。在这里,把自己戒毒前后的心路历程写出来,希望能为我们国家的禁毒工作尽一点力。

每一个吸毒者接触毒品,无外乎好奇、受人诱惑、赌气、摆脱压力等原因,但是最大的原因就是无知。一旦染上毒瘾以后,整个生活就发生了改变,可能在吸毒初期的时候还能工作或和朋友交往,但随着毒瘾的加深,你惟一的选择就是躲在家里,每天想着那个东西,想着到哪去弄钱,然后就是失去工作,失去朋友,失去家庭,进而失去做人的尊严。戒毒以后,我对新生有了非常深切的感受,这完全是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新的生活的开始,是生命的重新崛起。那是一种不能简单用快乐一词来形容的感受,也只有经历过这段经历的人,又能通过科学的方法、自己的意志戒毒以后,才会有的感受。

在我看来,戒毒将是一个吸毒者一辈子的战役,虽然毒很难戒,戒毒过程非常痛苦,但是只要你愿意,就一定能戒断。复吸是每个戒毒者都要面对的问题,复吸并不能帮助我们什么,反而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问题。对于曾经有过这么一段经历的人来说,想找到一份能适合自己的工作是比较难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要得到一份工作,自己的定位很重要,心态也很重要,要正视现实,了解自己,努力地从最底层开始,然后要不断地充电提升自己的能力,去适应社会的发展。让周围的人看到你的变化,并认可你,那么就有可能给你提供一个较好的机会。我就是这样,换了几次工作后,才得到了今天这份自己认为比较适合的工作。

现在我的生活一切都很正常,我会比别人更加倍地珍惜现在的生活,我的朋友都由衷地为我今天的变化而高兴,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大,也对我能够彻底戒掉毒瘾表示极大的信任。

 

言 论                

为何总有假试题骗钱?

陈淮贵

近日,中国公安部门破获一起出售所谓“试题及答案”的诈骗案。今年1月初,在兰州、西安、北京的一些大学校园内同时出现了内容相同的“广告”,声称“出售研究生、大学四、六级英语、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试题”。自2003年5月以来,该涉案人员利用手机和互联网向400余名各类考生传递“试题及答案”,非法获取人民币40余万元。现已查明,该涉案人员提供的所谓“考试试题及答案”是虚假的。

为什么“每当比较重要的国家教育考试前夕,总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出售试题及答案,骗取钱财”呢?按理说,比较重要的国家教育考试,其试题应该是保密的,这样保密的试题,应该有重要的部门看管,这些重要的部门,当然配备优秀的官员,在优秀的官员的监管下,怎么可能有试题泄漏出来呢?按常理说,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却为什么总有人觉得可能,还上当受骗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考生们根本不信这个常理,他们不相信试题是假的,他们相信试题是真的,他们相信试题是会泄漏出来的。由此可见,考生们根本就不相信有关部门的保密,根本就不相信有关部门的工作,这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这是怎样的一种严重后果?

其实,考生们的怀疑并非毫无道理,近年已暴露出来的多起试题泄密及考场舞弊案,如2003年的英语四级考试试题泄密,泄密试题还上了网站。既然已有这样的先例,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能表明这一次一定不是真的泄密试卷呢?又有什么理由能表明这里的官员比那里的官员素质要好一些,要让人放心一些呢?假试卷诈骗案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政府部门正面临着一种诚信危机。因此政府部门在对考生作交代时,不仅仅是简单的提醒,还要做出深刻的反思,至少也应加上诸如“以后我们将如何如何”之类的话语。

 

编者闲语                        

“两会”文章的背后

徐晓燕

身为编记者,我有幸先后四次采访了“两会”中的政协委员。回首往事,总有一些细节,让我感动。

我的父亲徐萌山是台盟中央评议委员会副主席,生前是二至八届的全国政协委员,他的许多朋友都是政协委员,因此我从小就与委员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大学毕业分配到杂志社,开“两会”时被抽调到政协大会上担任文艺界书画组的简报秘书,那时也没有电脑,只能一字一句地速记在小本上。半个月的驻会生活,与委员们朝夕相处,也让大家成为了朋友。大会结束后,要想从驻地把大行李箱运回家,可不容易。当时担任文化部副部长的老作家周而复委员,看到我的窘境,便邀我搭他的车,把我送回家。车上与周老攀谈,才知道原来他和我父亲还是老朋友了。他还开玩笑说,怎么小组简报秘书的行李比我们委员的还多呀。

以后我就与周老成了忘年交,他经常送我一些展览会的门票,有时还帮我修改文章。今年1月2日,在我去医院祝贺周老90岁生日那天,他还对我讲,你已经是主任记者了,应该多写些在两岸交流中有影响的人,比如汪道涵先生,你什么时候去采访他,我都可以帮你写介绍信。然而六天之后,我的采访提纲还未准备好就听到了周老去世的消息。正是经常遇到像周老这样可亲可敬的人,才使得自己对工作更加有感情。

今年已是我第四次采访“两会”了。让老百姓了解“两会”的情况,了解委员们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反映,这是我的责任所在。而我也惟有努力工作,才能回报那些令我感动的人们。这次报道过程中,一些委员还对我们杂志提出了中肯的评价。他们认为本刊从生活入手,让事实说话,没有生硬的宣传味,有很强的可读性,许多文章具有收藏价值,还希望在中文版中多报道台胞、侨胞的情况,报道海峡两岸交流的情况,也希望看到报道台胞、侨胞家乡变化的文章,介绍在大陆投资创业的台籍人士的文章,还希望看到能够提供多种信息、有权威性的文章。

这就是那天看到第四期杂志上自己采写的《谁能享受CEPA果实》、《特色港商四人“秀”》

两篇文章时,涌上心头的一番话语。

 

更 正

2004年第6期杂志第11页导语部分和同页第1栏中,“200平方公里”应为“2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应为“人口约100万”;第11页“云南实施‘绿色禁毒工程’概况”一栏中,第一句缺字,应为“……的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毗连。”;第12页第2栏第8行,“面积约为3万平方公里”应为“面积为4万平方公里”;第45页“致歉”一栏中,“www.chinatoy.com.cn”应为“www.chinatoday.com.cn";第63页“世界各地以华侨姓名命名的街道”一栏中,第5个标题“怡保市桃德胜街”应为“怡保市姚德胜街”。

 

-+-+-+-+-+-+-+-+-+-+-+-+-+-+-+-+-+-+-+-+-+-+-+-+-+-+-+-+-+-+-+-+-+-+-+-+-+-+-+-+-+--+-+-+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